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身體健康也越來越差。由于生活壓力大,一些中風、腰間盤突出、脊椎病等癥狀的突發也加快了腳步。面對這種現象我們應該怎么預防呢?今天系哦啊便就給大家帶來利用中醫針灸的方法來治療缺血性中風。
針灸三通法治缺血性中風
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也稱缺血性腦卒中,該病一般預后不良,具有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的特點,給社會和家庭帶來沉重負擔。
在50多年的醫療實踐中,創立了“病多氣滯,法用三通”的中醫針灸病機學學說和針灸治療體系——“賀氏針灸三通法”,在任何疾病的發展過程中,氣滯是發病總病機,氣滯則病,氣通則調,調則病愈,故稱“病多氣滯”。針灸治病就是調理氣機,使之通暢,從而治愈疾病。賀老對傳統的毫針、火針、灸法、拔罐、放血等療法做了大量發掘整理提高工作,將針灸諸多療法概括為以毫針刺法為主的“微通法”,以火針、艾灸療法為主的“溫通法”和以放血療法為主的“強通法”。3種方法有機結合,對癥使用,稱為“法用三通”。
“微通法”即毫針刺法,其作用在于通經絡、調氣血。廣泛用于臨床,內傷外感、虛實寒熱、男女老少皆宜。用于內、外、婦、兒、五官、皮膚等科的多種病癥,病種達300多種,其中有確切療效的100多種。 “微通法”不僅適用于多種慢性疾病如麻痹、慢性皮膚病、婦女病等,同時對一些急癥、重癥如暈厥、高血壓、中風等也能有良效。它是一切針法的基礎之法。
“溫通法”主要指火針療法,特點是將針體燒紅,然后刺入人體一定的穴位或部位,從而達到祛除疾病的一種針刺方法。賀老對火針療法的研究數十年,倡導挖掘、應用、發展了這一傳統的治療方法。擴大了臨床適應癥,使火針療法的治療病種達30多種,特別是對于一些疑難病癥,取得很好療效。火針療法可以增加人體陽氣、激發經氣,調節臟腑機能,使經絡通、氣血暢,有祛寒除濕、清熱解毒、消癥散結、祛腐排膿、生肌斂瘡、益腎壯陽、溫中和胃、升陽舉陷、宣肺定喘、止痛、止癢除麻、定抽、熄風等功效。
“強通法”就是放血療法,即用三棱針或其他針具刺破人體一定部位的淺表血管,根據不同病情,放出適量血液,通過決血調氣、通經活絡以達治療病痛的針刺方法。具有操作簡單、安全、適應癥廣、取效快捷等特點。l(xm, 百拇醫藥
“賀氏針灸三通法”理論應用于中風病之急性期、恢復期的臨床治療,有著良好的療效。
一、“微通法”適應證:“微通法”具體應用于中風,可廣泛用于急性期、恢復期、后遺癥期的各證型中經絡、中臟腑患者;
二、“強通法”適應證:主要應用于治療急性期神昏、煩躁、頭痛、發熱、嘔吐及恢復期肢體麻木、舌強語謇甚至舌體攣縮不出等方面,同時配合微通法以暢氣機、行氣血;
三、“溫通法”適應證:中風恢復期、后遺癥期。先使用火針療法溫通經脈,加強行氣活血之功,再行微通法調氣行血,治療恢復期半身不遂、手指屈曲不伸、患肢腫脹、麻木等常見癥狀。
禁忌證
一、微通法注意事項及禁忌
饑餓、疲勞、精神高度緊張者,不宜行針刺。體質虛弱者,刺激不宜過強。懷孕3個月及月經期間,慎用或禁用。小兒囟門未合時,頭頂部腧穴不宜針刺,不宜留針。常有自發性出血或損傷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針刺。皮膚有感染、潰瘍、瘢痕或腫瘤的部位,不宜針刺。防止刺傷重要臟器。
①針刺眼區腧穴,要掌握一定的角度和深度,不宜大幅度提插捻轉和長時間留針,以防刺傷眼球和出血。
②背部第十一胸椎兩側、側胸(腋中線)第八肋間,前胸第六肋間以上的腧穴,禁止直刺、深刺,以免損傷內臟。對患有肺氣腫的患者更要小心謹慎,防止誘發氣胸。
③對患胃潰瘍、腸粘連、腸梗阻、尿潴留的患者,針刺上、下腹部時,應注意角度和深度。
④項部及脊柱的腧穴要注意深度,如患者出現觸電樣感覺并向四肢放射,乃針刺過深之故,應立即出針,切忌繼續捻轉。
二、強通法的禁忌證
同微通法禁忌,另外包括陰虛血少、體力過于衰竭的患者,或脈象虛弱的病人都不宜放血(突然昏厥的患者除外);水腫的病人不宜放血;平素易出血的病人不宜放血;大勞、大饑、大渴、大醉、大怒等,暫時都不宜放血。
三、火針的禁忌
同微通法禁忌,另外包括糖尿病患者禁用火針,因為其針孔不易愈合。人體的有些部位,如大血管、內臟以及主要的器官處,禁用火針。在火針治療期間應忌房事,忌食生冷食物。火針治療后還應禁止當天沐浴,以防針孔感染。
技術操作方法
一、器械準備
(1)微通法針具:賀氏三通法之“微通法”臨床應用于中風病,針具采用華佗牌不銹鋼針,針體采用優質奧氏體不銹鋼(等同于日本304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