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癥下方:口酸者可以經常服用一些砂仁、木香、黃連等中藥,平時少吃油膩的食品及甜食等。肝經有熱的口酸者不宜進食辛辣、煎炸等燥熱之品,宜進食清涼之品,如魚片枸杞湯、甘菊粳米粥、海帶明子湯等。脾虛不足者宜進食健脾暖胃之品,如黨參杞子淮山煲烏雞、胡椒煲豬肚、鯽魚糯米粥等。
口辣
分析:口辣是由咸味、熱覺、痛覺結合的一種舌體辛辣或麻辣感覺。多為肺胃熱盛、陰虛所致。常伴有咳嗽、咯痰黃稠、舌苔薄黃等癥,多見于高血壓、神經官能癥、更年期綜合征及長期低熱者。
對癥下方:自覺口辣的患者舌溫可能偏高,舌黏膜對咸味與痛覺都特別敏感。這類人平時應忌食辛辣之品、火鍋等,可以服用銀黃口服液等中成藥,多吃一些西瓜、生梨等水果。
除了以上所講的五味,還有一些比較特殊的氣味,如口香、口澀、口臭、口淡等。
口香多見于消渴(即糖尿病)的重癥病人,似覺口中有清香的甜味,旁人可聞到一種類似“蘋果”的“香”味,這類病人應及時就醫,盡快治療。
口臭的原因很多,如牙齦炎、內熱過重、暴飲暴食、慢性胃炎、重癥肝炎、腎功能不全等,往往都伴有大便秘結,首先應該通便,可以服用大黃等通便泄熱的中藥。
口淡指口中味覺減遲、自覺口內發淡而無法嘗出飲食滋味。中醫認為,口淡無味,飲食不香,多屬病后脾胃虛弱,運化失健。一些老年人或久病初愈者往往會出現口淡、食欲不振,這多見于脾胃虛寒或病后脾氣虛弱。平時可以多服用黨參、生曬參等補氣的藥物,也可以多食用山藥、扁豆等健脾的食物。
口澀常見于神經官能癥或通宵未眠者,一般只要調整好睡眠時間即可消除口澀。但須注意,有些惡性腫瘤,尤其到晚期,多有味覺苦澀。
后,還得提醒廣大讀者,在分析味覺異常與疾病的關系時,還必須注意以下兩點。
第一、味覺異常與年齡、性別、情緒、溫度等因素有關,只有排除這些因素后,才能將它與疾病聯系起來。例如,味覺的靈敏程度因人而異,兒童比成人強,青年比老年強,女性比男性強;同一個人,晚上比早晨強。情緒與味覺亦有關系,在憤怒、恐懼、焦慮、悲傷或疲勞時,味覺會降低;較長時間的饑餓會使味覺暫時失靈;此外,吸煙或過量飲酒及睡眠不足等,也會導致味覺異常。
第二、味覺異常有時與口腔衛生不良或味蕾受外界物質的暫時作用而發生的味覺變異有關,這些不屬于味覺變異的范圍。
茶水妙方祛除口腔異味
健康人口中沒有什么氣味,也沒什么不舒服的感覺。經常吸煙、喝酒或吃大蒜的人,口中有煙味、酒味或蒜味,這也是正常的現象。如果排除了上述因素,口腔中還有異常的感覺或氣味時,往往是身體有病的反應。一般情況下,口腔和鼻腔的疾病可使口中發生異味。其他一些臟器的疾病,也可使口腔的氣味發生改變。
下面介紹一些祛臭類藥茶驗方,供讀者試用
桂花茶
配方:桂花3克,紅茶5克。
制法:先將桂花水煎煮,以煮沸水沖泡紅茶,即可。
功效:解毒除臭、芳香化濁。
應用:適用于口臭、胃呆、牙痛者。
桂菊茶
配方:桂花6~9克,菊花6~9克。
制作:將上述2味,入杯用開水沖泡,待溫。
功效:芳香清胃。
應用:適用于胃熱口臭者。
單味茶
配方:綠茶25克。
制法:將綠茶沸水沖泡成濃茶,備用。
功效:清除胃熱。
應用:適用于胃熱口臭者。
結語:上述內容就是關于口中異味是如何揭示身體健康狀況等一些相關內容的詳細介紹了,大家看完之后對于如何抓住身體的一些小信息來判斷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有所了解了嗎?如果您發現自己口中出現一些奇怪的味道了,可不要粗心大意哦,可以可以初步判斷一下,如果沒辦法準確判斷一定要及時就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