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冬天的來臨,由于天氣特別寒冷,人們的一些小毛病也因為冬天的來臨全都出來深深懶腰了。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不少的麻煩,疼起來讓人受不了。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了治療冬天小毛病肩周炎的中醫養生保健方法,小編建議大家使用針灸的方法來試試吧。
肩周炎針灸診療技術
肩關節周圍炎,簡稱“肩周炎”,是肩關節周圍軟組織退行性的炎癥性病癥。以肩部長期固定疼痛,活動受限為特征。好發于50歲左右女性的右肩,故又稱“五十肩”,有自愈傾向,預后良好。
本病屬于中醫學“肩痹”、“凍結肩”、“漏肩風”的范疇。
一、中醫病因病機
五旬之人,正氣不足,營衛漸虛,筋骨衰頹,復因局部感受風寒,或勞累閃挫,或習慣偏側而臥,筋脈受到長期壓迫,遂致氣血阻滯而成肩痛。肩痛日久,由于局部氣血運行不暢,氣血瘀滯以致患處發生腫脹粘連,終關節僵直,肩臂不能舉動。
二、臨床表現
本病早期以劇烈疼痛為主,功能活動尚可;后期則以肩部功能障礙為主,疼痛反而減輕。
初病時單側或雙側肩部酸痛,并可向頸部和整個上肢放射,日輕夜重,患肢畏風寒,手指麻脹。肩關節呈不同程度僵直,手臂上舉、外旋、后伸等動作均受限制。病情遷延日久,常可因寒濕凝滯、氣血痹阻導致肩部肌肉萎縮而疼痛反而減輕。
可將本病分為三期
(1)急性期:病期約1個月左右,亦可延續 2~3個月。本期患者的主要表現是肩部疼痛,肩關節活動受限,是由于疼痛引起的肌肉痙攣,韌帶、關節囊攣縮所致,但肩關節本身尚能有相當范圍的活動度。
(2)粘連期:病期約2~3個月,本期患者疼痛癥狀已明顯減輕,其表現為肩關節活動嚴重受限,肩關節因肩周軟組織廣泛粘連,活動范圍極小,外展及前屈運動時,肩胛骨隨之擺動而出現聳肩現象。
(3)緩解期:為本癥的恢復期或治愈過程。本期患者隨疼痛的消減,肩關節的攣縮、粘連逐漸消除而恢復正常功能。
三、辨證分型
本病若以肩前中府部疼痛為主,后伸疼痛加劇者,證屬太陰經證;以肩外側肩髃、肩髎處疼痛為主,三角肌壓痛,外展疼痛加劇者,證屬陽明、少陽經證;以肩后側疼痛為主,肩內收時疼痛加劇,證屬太陽經證。
四、治療
(一)基本治療
舒筋通絡,行氣活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