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點穴力量輕重
一般而言,點任脈上的穴位需要用力,以能忍受為度;點其他穴位稍加用力即可。
二、六大疼痛應急自救點穴操作要點
1、頭痛(偏頭痛)
處方及操作:中脘(深點) 、關元(深點)、滑肉門(雙側;中點) 、中脘斜上(雙側,哪邊痛點哪邊;淺點) 。
2、頸部疼痛
處方及操作:中脘(深點) 、下脘(中點)、關元(深點) 、商曲(雙側,哪邊痛點哪邊;中點) 。
3、肩部疼痛
處方及操作:中脘(深點) 、下脘(深點)、滑肉門(雙側,哪邊痛點哪邊;中點) 。
4、胃痛
處方及操作:中脘(深點) 、天樞(雙側;深點)、大橫(雙側;深點) 。
5、痛經
處方及操作:氣海(深點) 、關元(深點)、外陵(雙側;中點) 、阿是穴(即哪兒痛點哪兒;中點) 。
6、膝關節疼痛
處方及操作:關元(深點) 、外陵(雙側,哪邊痛點哪邊,中點)、下風濕點(雙側,哪邊痛點哪邊;中點) 。
人體五大保健要穴
我國傳統養生保健學歷史悠久,其中穴位養生越來越受到重視。近日出臺的《中國公民中醫養生保健素養》里就著重強調了以下5個穴位對養生保健、強身健體的重要性。
膻中穴
位于兩乳頭連線中點,胸骨之上,屬于任脈,是心包經經氣聚集之處,此外,一身宗氣也匯合于此穴。膻中有理氣開胸、降氣通絡之功,多用于治療心悸、氣短、胸悶、胸痛、乳腺增生、咳嗽、哮喘等心肺疾病。可用掌根來回摩擦,以透熱為度。
三陰交
在小腿部內側內踝高點上三寸,脛骨內側面后緣,為主治婦科病常用穴。婦女由于月經、胎產、哺乳等,以血為用,又易耗血,因此,情緒易于激動,肝氣容易郁滯,出現肝血不足的狀態。三陰交能疏理肝脾養血,常用來治療月經不調、崩漏、痛經、經閉、帶下、產后腹痛、習慣性流產、乳汁缺乏等。每日按揉50~100次,以有酸脹感為宜。
足三里
位于小腿的外側,膝蓋骨斜下方。足三里是胃腑疾病和人體強壯的要穴,幾乎所有的胃腸道疾患,如淺表性胃炎、糜爛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腸炎等疾病,只要有胃痛、胃脹、反酸、燒心、呃逆、便秘、泄瀉等癥狀,都可以按這個穴位進行保健。操作方法為每日按揉50~100次,以有酸脹感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