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手腳冰涼吃4種滋補暖身食物
冬季氣溫低,身體很多部位容易變得冰冷,特別是手部、腳部和耳朵,這主要是寒冷的天氣導致身體血液循環不暢引起的,緩解手腳冰涼現象可以吃些暖身食物,下面就為大家介紹4種暖身食物,這些食物不僅暖身還養生哦。
1、山藥能全面滋補身體
適宜人群:身體虛弱、抵抗力差的人。
寒冷的冬天,多吃些根莖類食物,可以幫助補充多種維生素和碳水化合物。冬季的常見蔬菜山藥,含有優質的蛋白質和淀粉,這兩種營養物質可以快速地在人體內分解成熱量,從而為身體增加能量,起到抗寒作用。特別適合身體虛弱、抵抗力差的老人和小孩食用。
2、北豆腐吃不胖能抗寒
適宜人群:減肥和偏食的人。
北豆腐里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2,能減少平時工作、活動時體內熱量的快速散失,不但有助于保持能量,還能幫您提高耐寒能力,而且吃了不發胖。
3、羊肉溫經逐寒
適宜人群:脾胃虛寒的中老年人。
中醫認為,附子是一款溫經逐寒、宣通氣血的好藥材,特別適合那些脾胃虛寒、肝腎功能減退的中老年怕冷人群暖身食用。而羊肉也屬于溫補性食物,可起到助陽健胃、通血生津的作用。如果家里的中老年人還有腰部和膝蓋部位發寒、小便頻繁等癥狀,可以多喝點附子羊肉湯。
4、胡蘿卜能激活內臟和血液
適宜人群:心肺功能不好的人
長期作息不規律、缺乏運動以及心肺功能不好的人,也是愛怕冷的人群,怕冷的主要原因是臟器功能不調或代謝不暢。體質虛弱者、有慢性胃病的人,還有臟器功能衰退的老年人這種寒癥多見。對于這類怕冷人群,建議常喝胡蘿卜洋蔥湯。因為胡蘿卜能夠增強體力和免疫力,激活內臟功能和血液運行,從而達到調理內臟、暖身、滋養的功效;洋蔥則能增強抵抗力。
冬季養生堅持“四準則”
由于立冬后氣溫低、氣壓高且天氣干燥、人體的肌肉、肌腱和韌帶的彈力及伸展性均會降低,肌肉的粘滯性也會相應增強,從而造成身體發僵不靈活,舒展性也隨之大打折扣。因此在立冬后進行體育鍛煉時,應遵循相應的養生準則,這樣既能實現防寒保暖和強身健體的目的,又不會因鍛煉不當而損害健康。
準則一:鍛煉之前充分熱身
由于人的身體在低溫環境中會發僵,鍛煉前若不充分熱身,極易造成肌肉拉傷或關節損傷。因此應正式鍛煉前先進行徒手操、輕器械練習等“預熱”運動,熱身的強度以使身體發熱并微微出汗為宜。
準則二:鍛煉時衣物的薄厚要適當
立冬過后氣溫很低,因此在運動前要穿厚實些的衣服,在熱身后再除去外衣;鍛煉結束后應盡快回到室內,不要吹到冷風,以及擦去汗水并更換衣服,以防止冷熱交替造成熱量散失而感冒。
準則三:鍛煉時應適時調整呼吸
由于冬天常有大風沙,因此建議在鍛煉時好采用鼻腔呼吸的方式,也可以采用鼻吸氣、口呼氣的呼吸方式,但切記直接用口吸氣。這是因為鼻腔黏膜能對吸進的空氣起到加溫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寒冷空氣對呼吸道的刺激;同時鼻毛亦可有效阻擋細菌,堪稱呼吸道的“保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