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人體的十二條經絡形成了我們人體的整個交通網絡,如果其中的某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那么我們人體的健康就會受到影響。中醫養生中的經絡按摩養生法就可以幫助我們疏通經絡,從而達到養生保健、強健筋骨等目的。那么大家知不知道經絡按摩要怎么進行呢?知不知道哪些部位進行按摩作用大呢?如果想知道答案的話,不妨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在中醫養生中,有一種方法就是按摩,按摩在我國醫學中占據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我國四大臨床治療疾病的手段之一。中醫經絡按摩具備很多的優勢,例如操作簡單、經濟安全,關鍵是效果非常好,由此受到了很多人的青睞。很多患者還借助經絡按摩來恢復身體健康呢。下面一起來看看經絡按摩的治療手法吧!
經絡按摩手法要求持久、有力、柔和、自然,并有一定深透以達到治療的目的。按摩是一種古老的治療疾病的方法,遠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此療法就被廣泛應用于醫療實踐中,民間醫師扁鵲運用按摩、針灸成功搶救了尸厥病人;《黃帝內經》中記載了用推拿按摩手法治療痹癥、痿證、口眼歪斜和胃痛等。
經絡按摩五個“特區”為健康加分
常用手法有:推、拿、按、摩、揉、捏、彈、撥、點、搖、滾、拍、擊、拔伸、牽引、復位等。臨床根據不同病人的體質、病癥、部位及目的等采取不同的推拿按摩手法。推拿按摩法主要具有疏筋通絡,理筋整復,行氣活血,祛瘀等作用,通過刺激的強弱,作用時間的長短,頻率的快慢以及手法方向的變化等各種不同性質和量的刺激,對具體臟腑起到治療作用。
特區一:脊柱
功效:促進消化道進行消化,同時還能夠預防脊柱常見病。
現在約有70%的人因平時缺乏對脊柱特區的正確保健而使之產生了病變。脊柱特區有四個生理彎曲,易發生病變的有頸部(頸椎病)和腰部彎曲(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癥)。
保健方法:兒童厭食、偏食可以沿脊柱兩側夾脊穴按摩。每天晚上對脊柱進行按摩理療、刮痧、拔火罐、輕輕拍打。
在脊柱特區進行針刺、中醫蜂療及艾灸,對脊柱各段脊髓分出的神經疼痛及強直性脊柱炎有治療效果。
特區二:腹臍
功效:按摩腹臍可以幫助我們消除腹部多余的脂肪,同時還能夠防治便秘。
腹臍部位是養生專家非常重視的保健的“要塞”,而且在中醫的范疇,腹部中央的肚臍被稱為是“神闕”。經常對腹臍部位進行簡單的按揉來刺激,可以起到明顯的調理身體的作用,可以達到安神寧心,舒肝利膽,益肺固腎,通利三焦甚至防病健體。
揉腹還對動脈硬化、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腦血管疾病、肥胖癥有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保健方法:兩手重疊,按于肚臍,適度用力,同時保持呼吸自然,順時針方向繞臍揉腹。
對于一些在日常生活中缺乏鍛煉和運動的人來說,專家的建議是好養成在閑暇的時間或者散步的時候采取雙手掌交替拍打中下腹部的方式,頻率保持在一秒鐘一次,持續20分鐘,這樣可以明顯的促進腹部新陳代謝的作用。
特區三:耳部
功效:預防耳部凍瘡,幫助養腎。
中醫講腎開竅于耳,經常搓耳廓可以防治耳部凍瘡,并能起到健腎壯腰、養生延年的作用。
保健方法:提拉耳垂。雙手食指放耳屏內側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內向外提拉,手法由輕到重,牽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為限,每次3~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