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元
位于肚臍下三寸,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處”,臨床上常用來治療泌尿、生殖系統疾病,如遺尿、陽痿、泄瀉、帶下、不孕不育、閉經、產后腹痛等。可用擦法,以透熱為度,每日1~2次;或艾灸,每次10~15分鐘,每日1次。
冬季按摩三穴位御寒
足三里穴
中醫里指出古人常步行辦事,因此長途跋涉腳常酸痛難耐,此時按壓此穴就能健步如飛再行三里,故名足三里穴。足三里是胃經重要的一個穴道,也是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暖身的穴道。
穴道位置:位于外膝眼(膝蓋下面外邊那個凹窩)直下3寸(約4橫指),距離脛骨約1橫指的地方,就是本穴。
操作方法:按摩時可采按揉、上下推法,正坐、左腳平放置椅上,左手輕輕握拳以食指第2指節關節,按揉穴道,并上下推之,每日早、晚各1次。
大椎穴
大椎穴位于人體督脈線上,督脈是匯集所有陽氣與陽經的位置,而大椎正好就是陰陽經交會之處。日前就有報導指出,多以溫熱水沖此穴位有預防感冒的功效;而腰椎常會酸痛者,也可以按揉大椎穴來疏通督脈經絡、調暢氣血。
穴道位置:脖子后方隆起高處,下緣凹陷的地方,位在第七頸椎與第一胸椎棘突之間。
操作方法:雙手搓熱后交疊,再利用大拇指在大椎穴附近來回搓揉30次左右,需有酸麻之感才有真正按到穴位。
合谷穴
合谷穴是手陽明大腸經的原穴,又稱為虎口,合谷為全身反應大刺激點,被列為回陽救急九針之一。有疏通氣血、調里腸胃、鎮定神經的功效。
穴道位置:位于大姆指食指相會合之處,以一手的拇指指骨關節橫紋,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間的指蹼緣上,拇指尖下即是合谷穴。
操作方法:以指尖下壓會產生酸脹感為準,每次持續按壓10秒鐘左右,一天可數次。
結語:上述內容就是對于八個實用穴位以及其它養生穴位的相關內容的一個詳細的介紹,詳細大家看完之后對于穴位按摩有了自己的一個比較詳細的了解。像這些這么有用的穴位常識,大家趕緊學起來吧,多學一點養生保健知識總是沒錯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