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受,如果身體某一處不舒服了,只要適度按摩一下,情況就會得到一定的緩解。其實這就是按摩的神奇之處。在中醫養生中也是非常主要按摩這個手法,通過按摩,疏通經絡,就可以起到一定的養生保健作用。其實,在中醫養生中,咱們身體的耳朵也是不錯的養生部位。那么,中醫養生中有哪些按摩耳朵養生法呢?接下來咱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中醫中有這樣的說法:腎主藏精,開竅于耳。也就是說通過按摩耳朵就可以達到養生預防疾病的作用。而且,按摩耳朵不僅僅可以養腎,對于我們人體全身的經絡以及五臟六腑都是具有一定的養生保健效果的。有專家表示,如果經常按摩耳朵,是可以起到健腎壯腰、增強聽覺、清腦醒神、養身延年等功效。
下面,我們就給大家簡單介紹幾種按摩耳朵養生的方法,以供參考。
1.鳴天鼓
兩掌分別緊貼于耳部,掌心將耳孔蓋嚴,用拇指和小指固定,其余三指一起或分指交錯扣擊頭后枕骨部,即腦戶、風府、啞門穴,耳中“咚咚”鳴響如擊鼓。該方法有提神醒腦、寧眩聰耳之功效,不僅養生保健,而且對耳鳴、眩暈、失眠、頭痛、神經衰弱等病有良好的療效。
兩個手掌分別貼在耳朵邊,用掌心將耳孔遮蓋住,然后用拇指以及小指固定好,剩下的三個手指或者分指交錯叩擊頭部后面的枕骨部,也就是腦戶、風府、啞門穴,耳朵邊會出現“咚咚”鳴響,就好像擊鼓一樣。這個辦法可以起到提神醒腦、寧眩聰耳的功效。所起到的作用不僅僅可以養生保健,而且對于耳鳴、眩暈、失眠、頭痛、神經衰弱等病有良好的療效。
2.拎耳屏
雙手合指放在耳屏內側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自內向外提拉。手法由輕到重,牽拉的力量以不痛為限。每次3~5分鐘。此按摩耳朵養生的方法可有效治療頭痛、頭昏、神經衰弱、耳鳴等疾病。
3.摩耳輪
以食指貼耳廓內層,拇指貼耳廓外層,不分凹凸高低處,相對捏揉。如果發覺痛點或結帶不舒服處,表示對應的器官或肢體有病變的可能,適度多多捏揉可治病。日久,痛點消失說明局部病變有好轉。此法不拘遍數,做2~5分鐘,以耳部感到發熱為止。此法有健腦、強腎、聰耳、明目之功。可防治陽痿、尿頻、便秘、腰腿痛、頸椎病、心慌、胸悶、頭痛、頭昏等疾病。
4.拔雙耳
兩食指伸直,分別伸入兩耳孔,旋轉180度,反復3次后,立即拔出,耳中“啪啪”鳴響,一般拔3~6次。此按摩耳朵養生方法可使聽覺靈敏,并有健腦之功,對于神經衰弱、健忘等疾病有一定療效。
5.推耳后
就是用兩只手的中指的指面,分別放在兩只耳朵的后面,沿翳風、瘛脈、耳殼后、顱息上下來回各推擦20~30次,一直到局部的皮膚發熱為止。這樣做可以起到滋腎養肝,降低血壓的作用。
專家提醒:按摩耳朵養生的方法還有很多,在此不能一一介紹,欲知詳情可通過咨詢專業醫生進行了解。另外,按摩耳朵養生的方法必須要長期堅持,才能起到明顯效果,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按摩方法。
常按耳朵5個穴位捏出健康
耳朵反映人的性格
如果仔細觀察耳朵,它就像是一個倒置的胎兒,頭部朝下,臀部朝上。耳朵是人體的縮小版,各個部位連接并反射著身體各部位。耳朵的上部可以表現出一個人的智商高低;耳朵的中部可以表現出人的意志品格;下的部分(包括耳垂)可以說明一個人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