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飲食調養:應保陰潛陽,宜清淡,遠肥膩厚味、燥烈之品。可多吃些芝麻、糯米、蜂蜜、乳品、甘蔗、魚類等清淡食物,對蔥、姜、蒜、韭、薤、椒等辛味之品則應少吃。
4、起居調節:因為精屬陰,陰虛者當護陰,而性生活太過可傷精,應節制性生活。
5、藥物治療:肺陰虛者,宜服百合固金湯;心陰虛者,宜服天王補心丸;腎陰虛者,宜服六味地黃丸;肝陰虛者,宜服一貫煎。其他滋陰生津中藥如女貞子、山茱萸、旱蓮草亦可選用。
二、陽虛體質養生法
體質特點:形體白胖或面色淡白無華、怕寒喜暖、四肢倦怠、小便清長、大便時稀、唇淡口和、常自汗出、脈沉乏力,舌淡胖。其人患病則易從寒化,可見畏寒蜷臥,四肢厥冷;或腹中綿綿作痛,喜溫喜按;或身面浮腫,小便不利;或腰脊冷痛,下利清谷;或陽痿滑精,宮寒不孕;或胸背徹痛,咳喘心悸;或夜尿頻多,小便失禁。
養生原則:溫補脾腎,因為對于陽虛者關鍵在于補陽。五臟之中,腎為一身的陽氣之根,脾為陽氣生化之源,故當著重補養。
養生方法
1、精神調養:《黃帝內經》中說“肝氣虛則恐”,“心氣虛則悲”,陽虛是氣虛的進一步發展,故而陽氣不足者常表現出情緒不佳,易悲哀,必須加強精神調養。
2、環境調攝:此種體質多形寒肢冷,喜暖怕涼,耐春夏,不耐秋冬,夏季不要貪涼、慎食生冷、少用空調,免傷陽氣。
養生方法
1、運動鍛煉:多做有益于心臟、血脈的活動,如各種舞蹈、太極拳、八段錦、動樁功等均可實施。
2、飲食調理:可常食桃仁、油菜、慈姑、黑大豆等具有活血祛瘀作用的食物,可飲少量黃酒,山楂粥、花生粥亦頗相宜。
3、加強體育鍛煉:陽虛體質者應該從夏末秋初開始鍛煉自己的耐寒力,堅持到冬天。
4、飲食調養:多食有壯陽作用的食品,如羊肉、狗肉、鹿肉、雞肉,根據“春夏養陽”的法則,夏日三伏,每伏可食羊肉附子湯一次,配合天地陽旺之時,以壯人體之陽。
5、藥物治療:偏心陽虛者,宜用桂枝加附子湯;偏脾陽虛者,選理中湯;偏腎陽虛者,宜服金匱腎氣丸。
養生方法
1、氣功鍛煉:腎為元氣之根,故氣虛宜做養腎功。
2、飲食調養:可常食粳米、糯米、小米、黃米、大麥、山藥、大棗、胡蘿卜、香菇、雞肉、鵝肉、兔肉、鵪鶉、牛肉、青魚、鰱魚。若氣虛嚴重,當選用“人參蓮肉湯”等藥膳補養。
3、藥物養生:平素氣虛之人宜常服金匱薯蕷丸。脾氣虛,宜選四君子湯,或參苓白術散;肺氣虛,宜選補肺湯;腎氣虛,可服腎氣丸。
四、血虛體質養生法
體質特點:面色蒼白無華或萎黃,唇色淡白,頭暈眼花,心悸失眠,月經量少,手足發麻,舌質淡,脈細無力。
養生原則:調理脾胃以助生化血液之源,滋補肝腎以補血。
養生方法
1、起居調攝:要謹防久視傷血,不可勞心過度。
2、飲食調養:可常食補血養血的食物,如桑葚、荔枝、松子、黑木耳、菠菜、大棗、胡蘿卜、豬肉、羊肉、牛肝、羊肝、甲魚、海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