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潰瘍是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小毛病,就好像感冒一樣,發病的頻率比較高,有很多人都可能遭遇過口腔潰瘍的煩惱。口腔潰瘍發作的時候,人們往往感覺很難受,吃東西也有障礙。那么,口腔潰瘍該如何治療呢?治療口腔潰瘍有沒有什么中醫小偏方呢?下面咱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口腔潰瘍的類型與五臟有哪些關系,下面小編來為大家一一介紹一下。中醫中認為口瘡雖長在嘴里,但是卻與內臟是有著密切關系的。所謂脾開竅于口,心開竅于舌,腎脈連咽系舌本,兩頰與齒齦屬胃與大腸,任脈、督脈均上絡口腔唇舌,這正說明了口瘡的發生與我們五臟關系的密切。具體類型有如下幾種。
脾胃積熱型
表現為口舌多處糜爛生瘡,瘡面紅腫,灼熱疼痛,嚴重的會有口臭、牙齦腫痛,并伴有口渴多飲,尿黃便秘,舌紅苔黃,脈滑數。治療時宜清熱瀉火,蕩滌胃熱。
脾胃虛弱型
表現為口舌生瘡反復發作,瘡面色淡凹陷,并伴有四肢發涼,神疲氣短,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脈細弱。治療時宜健脾化濕,補中益氣。
脾腎陽虛型
表現為面色發白,潰瘍周圍不紅,數量少,纏綿不愈,并伴有四肢發涼,口干,腰背酸痛,尿頻清長,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膩,脈沉弱等癥狀。治療時宜溫補脾腎,引火歸源。
血虛陰虧型
多見于女性,一般口舌潰爛多發生于月經前后,伴月經先期量多,五心煩熱,口干,舌淡苔薄白,脈細數無力。治療時宜潛降虛火,養血益陰。
心腎陰虛型
潰瘍面顏色鮮紅,數量多,形狀不一,大小不等,疼痛晝輕夜重,并伴有心悸心煩,咽干口燥,失眠多夢,眩暈耳鳴,健忘,腰膝酸痛,小便短黃,舌紅苔薄,脈細數。治療時宜養心安神,滋陰清火。
口腔潰瘍是怎么回事
大多數醫生認為,口腔潰瘍與以下因素有關。
1、消化系統疾病及功能紊亂
患系統性疾病的人很容易得口腔潰瘍,主要是通過影響免疫系統而致病。口腔潰瘍與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潰瘍性結腸炎、局限性腸炎、肝炎等有關。有研究表明: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四十八的口腔潰瘍患者患有消化道疾病,如腹脹、腹瀉或便秘等情狀。其中百分之九以上有消化道潰瘍。
2、內分泌變化
部分女性患者每每在月月事發生,可能與體中雌激素量下降有關。部分女性每當月事或行經左右就會出現口腔潰瘍,用藥醫治只能短時間內緩沖,下月行經時依然如故地出現,疼痛難忍,與此同時,還常伴有口干、心煩、易怒以及大便干結等令人煩惱的癥狀。臨床研究發現,月月事出現口腔潰瘍主要是由于體中黃體酮水準增高而雌激素(孕酮等)的水準降低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