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落枕的氣虛病人,除了要注意活動頸部,每天抽空做一做米字操、壽字操,還要注意做一下有氧運動,以快走、爬樓梯、打乒乓球為主,每天至少半小時。
造成落枕的原因有二
一是睡眠時枕頭過高或過低,使頸部肌肉痙攣疲勞;如果睡得太熟,轉身時,身子轉動了但頸項并未隨之轉動,使頸項處于一個不良的位置,造成刺激而引起疼痛。
二是患者因在夜間睡眠時門窗打開被風吹襲而受涼,并產生疼痛。
大多數落枕疼痛一般持續2-3天,不作治療亦可自己康復,但如果希望盡快減輕痛苦,及早恢復,可作以下處理。
一、冷敷
一般落枕都屬于急性損傷,多見局部疼痛、僵硬。這樣,在48小時內只能用冷敷。可用毛巾包裹細小冰粒敷患處,每次15-20分鐘,每天兩次,嚴重者可每小時敷一次。
二、熱敷
待到炎癥疼痛減輕時,再考慮熱敷。可用熱毛巾濕敷,亦可用紅外線取暖器照射,還可用鹽水瓶灌熱水干敷。
熱水泡腳 勝吃補藥----足部按摩是我國傳統醫學寶庫中一種優秀的理療保健方法。醫學典籍記載:“人之有腳,猶似樹之有根,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因而早在幾千年前,中醫就很重視對雙足的鍛煉和保養,并運用足部泡腳按摩(足療)來防病治病 。
三、按摩
經上述方法后,頸肩仍覺疼痛者,可用分筋法按摩,由家人代勞。患者取坐位,暴露頸肩部,醫者站在患者后方,在患肩處涂少許紅花油或舒筋油,將左手扶住患者頭頂位置,用右手拇指放在患肩痛處輕揉按摩,并向肩外輕輕推捋以分離痙攣痛點。每日推3-6次,一般在分筋按摩后,頸肩疼痛都可緩解。
落枕可能是頸椎病預兆
一覺醒來,就有人會發現自己“落枕”了——脖子酸痛、僵硬,沒法轉動頭部。很多人認為,落枕不礙事,慢慢就會好轉,專家表示,落枕其實是頸椎病的征兆,特別是第一次落枕后,一定要徹底治愈,否則可能落下頸椎病的病根兒。
吹空調吹出落枕
一般來說,人們總以為年輕人不會落枕,實際上,落枕已經從以前的中老年病變成了年輕人的常見病。張小姐之所以落枕,是因為工作勞累過度,加上晚上吹了空調,局部著涼加上睡眠姿勢不當,才引發落枕。
另外,還有很多人認為落枕不是病,不管它也會慢慢好。但鄭州市中醫院推拿科康獻勇主任提醒:“落枕,特別是反復落枕,一年內出現三四次甚至更多,就是早期頸椎病的一種表現。”西醫稱落枕為“急性頸椎關節周圍炎”,這說明落枕是一種急性炎癥,治療不徹底,就會演變成慢性病。出現落枕,說明頸椎周圍的韌帶已松弛,失去了維護頸椎關節穩定性的功能,醫學上稱為“頸椎失穩”,而且椎關節已可能發生“錯位”,可累及椎間盤,使骨質增生加速,發展成頸椎病。因此,康獻勇指出,第一次落枕要重視,一定要徹底治愈,掐滅頸椎病的苗頭。中醫治療落枕有特效,推拿按摩、針灸等不僅可減輕頸椎酸痛、僵硬癥狀,而且能去除落枕的病根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