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正處于妊娠和月經期的婦女不宜刮痧,有危重病癥、出血傾向疾病或年老體弱者也不宜應用刮痧療法。
8.皮膚病患者不宜刮痧,尤其是潰瘍、嚴重過敏、痣瘤或皮下有不明原因包塊和新鮮傷口者。
9.保健刮痧和頭部刮痧可不用介質,隔衣刮,手法宜輕。給小兒刮痧手法宜輕,隔衣刮。
10.空腹、過度疲勞、低血糖、過度虛弱和神經緊張患者忌刮;低血壓、特別怕痛的患者輕刮。
11.再次刮痧時間需待上次痧疹消退(如5至7天左右)后再進行。
12.經過正確的刮痧治療數次后,若病情沒有減輕或反而加重,應去醫院做進一步檢查,并改用其他方法治療。
13.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刮痧也和針灸一樣,有可能像暈針一樣出現暈刮。如刮痧過程中有頭暈、面色蒼白,甚至心慌、出冷汗、四肢發冷、惡心欲吐等表現,一定要及時停止,立即就醫。
中醫詳解怎樣刮痧能強體養生
中醫詳解怎樣刮痧能強體養生。刮痧是中醫療法中的一種,方便簡單,療效顯著,能起到防病祛病、強體養生之功效。那么,適合刮痧的部位有哪些呢?刮痧時注意哪些事項呢?刮痧的順序如何?
刮痧的部位
刮痧的部位一般有6處
1. 頸前喉結兩側的部位
2.頸后靠近項肌的地方
3.背部脊柱與肩胛骨之間的地方
4.兩側乳頭上的前胸部位
5.上肢的肘彎內側
6.下肢的腘窩部位
刮痧的順序
刮痧的順序,大多是由上到下,如頸部、背部、肘彎部、腘窩部;也可以由內向外刮,如前胸部。需要注意的是,刮時應取單一的方向,即每次都由上向下或由內向外,而不要來回地刮。如需刮幾處時,當一處皮膚刮出深紅色斑條后再另換一處皮膚。
刮痧條數
刮痧用湯匙、刮痧板等物品蘸水、油或其它介質,在人體的一定部位上撥刮,稱為刮痧療法。那么,刮多少下能起到強身養生的功效呢?專家認為,刮痧條數的多少應視具體情況而定,一般每處刮2-4條,每條長約2-3寸即可。
刮痧前、刮痧時注意哪些問題
刮痧前,先準備好湯匙一只,并在小碗里放些菜油(或麻油、清水等)。另外,準備好刮痧用具。
刮痧時,用湯匙或痧板蘸些油或水,在病人身體的一定部位的皮膚上撥刮一、二十次,刮痧直至出現深紅色的斑條為止。
刮痧時,病人的體位可根據需要而定,一般有仰臥、俯臥、仰靠、俯靠等姿勢。不論哪種體位,都要使病人感到舒適。
刮痧時,用力輕重要適中,不宜過重,以免病人感到疼痛或刮傷皮膚,甚至因不能忍受而發生意外。所以在刮痧時要隨時詢問病人的感覺,從而調節用力大小。
結語:以上就是關于冬季刮痧的一些相關內容介紹了,通過閱讀這篇文章,大家應該都對冬季刮痧的小技巧、注意事項以及手法工具都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了吧?如果你也熱愛養生,那么冬季就來試試刮痧養生法吧,冬季刮痧不僅能夠排除我們體內的一些廢物,還可以幫助我們保暖驅寒,提高抵抗力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