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是一件需要長期堅持的事情,因此,不管是嚴寒還是酷暑,都需要將養生進行到底。現在已經進入了冬天。那么,在中醫養生中,冬天時要怎么進行養生事宜呢?冬季養生男女一樣嗎?冬季養生要多吃哪些食物呢?帶著以上疑問,咱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中醫養生是如何進行冬季養生的吧!
立冬也過,那也就說寒冷的冬天將要全面來臨呢。在養生方面,因為男女在生理結構上是不一樣的,因此兩者在養生上也是不一樣的,存在一定的差異。兩者養生有著各自的特點,我們只有抓住了各自的養生側重點,才可以事半功倍。所以,冬季養生要遵循男冷養女熱養的規律。
冬季養生男女有別
對于溫度的感知,男女一向不同:寒冬里,女人棉衣緊裹,還是凍得手腳冰涼、瑟瑟發抖,男人穿著薄襯衣,卻仍然精神抖擻;炎炎夏日,女人可以頂著太陽逛街,揮汗如雨吃火鍋,而男人即使坐著不動也熱得叫苦不迭。在醫學家眼中事實也如此。研究發現,男人怕熱,所以“冷”點的男人活得久;女人怕冷,所以“熱”點的女人更長壽。
每個人的體質類型都是稟賦于父母,塑造于環境,修為于后天的。雖然有其穩定性,但也是男女有別。從中醫理論來看,男子以腎為根本,女子以肝為根本;男子屬陽,生性陽燥,多陽熱之體,所以怕熱;女子屬陰,生性陰寒,多寒涼體質,所以怕冷。民間很多關于養生的很多常識都是從古代的中醫中繼承發展來的,比如“男冷養女熱養”就是中醫養生的一種普遍觀點,男人身上的肌肉多,食量大,新陳代謝更快,因此體表要比女人溫暖一些。從生理角度看,女人對冷比男人更敏感,男人皮膚里的“溫度傳感器”較遲鈍,不夠“知冷知熱”。所以,即使氣溫低時,男人身上仍然是溫熱的,女人身上則較寒冷。
除此之外,站在生理角度去分析,男性跟女性兩者的生殖系統的不一樣造就了他們的溫度存在一定的差異。男性生殖器中的睪丸不能耐高溫,所需要維持的溫度要比體溫低,否則傷害精子。而女性的子宮像是一個倒置的梨,是屬于涼性的,若沒能做好保暖工作就會出現類似月經不調之類的不適。因此女性更需要溫暖。如果男女都能做到按照適合自己的養生方式進行養生,這樣才能真正健康。
男人“冷”養生要點
有句俗語說,“小伙子睡涼炕,全憑火力壯”。這話其實不無道理,對他們來說,冬季不妨經常嘗試一下“冷”養生。男性應該做到飲食冷下來;精神靜下來;環境涼下來。
1、飲食冷下來
男性普遍喜愛吃肉食和高熱量食物,如果再抽煙、飲酒加熬夜,必定是偏于陽熱體質。男人對動物性脂肪的偏愛,會增加腎臟負擔,加大患心血管疾病、惡性腫瘤的風險。即便是“瘦肉”,其中肉眼看不見的隱性脂肪也占28%。因此,男人應學會低熱量飲食,減少動物性油脂攝入,以豬肉為例,每天應控制在二三兩,吃豬肉時好與豆類食物搭配,可以使膽固醇與脂肪顆粒變小。每天食用烹調油數量不超過30克。還應適量多食新鮮的青菜蔬果,少食辛辣刺激和油炸燒烤等高溫加工烹飪的食物。
2、火氣降下來
男性精神養生要靜養心神,情緒平穩。對于火氣比較大的男性,更應該保證睡眠,暢達情志,寵辱不驚。中醫認為靜則養陰,只有鎮靜安神,才能保養精神。
3、男性起居養生環境宜于涼爽,避免濕熱
由于男性生殖系統不耐高溫,因此應該選擇比較寬松透氣的衣物,好是那些天然棉質纖維織物。冬季更不要經常去進行溫度較高的熱水浴以及桑拿,建議一周多一兩次,水溫好在37℃至41℃為佳,每次的時間也不宜過長,建議在15至20分鐘之間,每周累計不超過3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