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不少的人總是因為工作忙碌,經常加班到很晚才睡覺,時間長了,就影響了生物鐘的正常運作,有很多人因此慢慢成為了失眠一族。而睡眠質量不好又會影響到第二天的正常工作,就陷入了一種惡性循環中。那么,失眠要怎么辦才好呢?中醫養生是如何幫助我們擺脫失眠的困擾的呢?廢話不多說,咱們接著來了解一下中醫師如何治療失眠的吧!有失眠困擾的你千萬不要錯過哦!
中醫稱失眠為“不寐”或“不得眠”。中醫中這樣認為,人體進入睡眠關鍵在于陰氣,陰氣盛只要閉上眼睛就可以睡著了。然而我們人體的陰氣又是被心神所掌控的,神安人體就容易入眠。如果情緒波動比較大,比如大喜大悲大怒之類的,這些都會影響到心神,從而影響到睡眠。此外,氣血、陰液等這些濡養器官的精微物質如果缺乏,也可以導致心神不定使得入夜之后陰氣難盛二失眠。另外,現代醫學的神經衰弱、貧血等引起的失眠,也可以參照本病的灸法治療。
臨床表現為夜臥難以入睡,或睡時易醒,醒后難再入睡,睡中多夢,可伴有心悸、心神不安、腰膝酸軟、心下脹滿、頭暈目眩、噯氣不舒等癥狀。
根據具體臨床癥狀治療如下
一、陰虛火旺
(一)癥狀
心情煩躁難以睡著,頭暈耳鳴,煩熱盜汗,咽干口渴,腰膝酸軟,或伴有遺精滑精,月經不調癥狀,舌紅舌體尖小少苔。
(二)治法
(1)選穴神門太溪三陰交大陵
(2)定位神門:仰掌,在腕部腕掌側橫紋尺側(內側)端,尺側腕屈肌的橈側凹陷處。
太溪:足內側,內踝后方,內踝尖與跟腱的凹陷處。
三陰交: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后方。
大陵:在前臂內側腕橫紋中點處,兩條肌腱之間。
(3)灸法:艾條溫和灸,每次選用2~3穴,每穴只需要15分鐘,灸到局部出現紅暈溫熱為標準,量是每日1次,每十次為1個療程,如果是精神緊張或身體勞累時則可以灸1或2個療程。
二、氣血兩虛
(一)癥狀
夜間失眠,或多夢,或入睡后易醒,醒后難再入睡,伴有心悸、健忘、困倦、乏力、食欲差、泄瀉、面色萎黃等癥狀,舌質淡紅,苔薄白。
(二)治法
(1)選穴:脾俞、心俞、神門、足三里(2)定位脾俞:在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兩側旁開1.5寸。
心俞:在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兩側旁開1.5寸。
神門:仰掌,在腕部腕掌側橫紋尺側(內側)端,尺側腕屈肌的橈側凹陷處。
足三里:小腿前外側,犢鼻下(膝蓋骨下緣)3寸,距脛骨前緣約一橫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