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中有這樣一種說法:寒是百病之源,它可以在不知不覺之中就破壞了人體的身體組織,從而影響到人的免疫力,甚至縮短壽命。都說十女九寒,那么,女性要怎么樣去擺脫體寒來暖養自己呢?我們都知道身體覺得冷可以通過穿衣服保暖,那么去,子宮要是覺得冷了,那該怎么辦呢?今天咱們就來聽聽老中醫如何為我們從中醫養生的角度為我們剖析宮寒的那些事吧!
中醫這樣認為,女性由風華走向衰老取決于子宮是否保養得當。入侵子宮的寒氣有的從外而入,有的由內而生,而我們要做的就是:阻住源頭。
一、什么是宮寒
所謂宮寒,顧名思義就是子宮寒冷。中醫所說的“子宮”與西醫所指的子宮不同,它的范圍要更大些,包括子宮、卵巢等多種器官。宮寒是指婦女腎陽不足,胞宮失于溫煦所出現的下腹墜脹,疼痛,得熱則緩和,白帶多、痛經、月經失調、脈沉緊、舌苔薄白多津為主要癥狀者。宮寒是中醫理論下的病名,不能與西醫的具體病名來套,但是西醫臨床常見的一些婦科急慢性炎癥可以用宮寒辨證治療,在臨床中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宮寒有哪些癥狀
“子宮寒冷”并不單指某一種癥狀,而是中醫學對患者形形色色臨床癥狀的總結,例如月經周期延后,月經量少且色黑,有血塊,甚至月經停閉不行;月經前或經期小腹疼痛,熱敷后疼痛可得到緩解;白帶清稀量多;嚴重的才可造成不孕,或妊娠后胎兒發育遲緩等等,典型癥狀主要表現如下。
1.發胖
宮寒者的一個較為明顯的表現就是渾身發胖,而且經常伴有氣短乏力、失眠多夢、月經過少、不排卵等癥狀。因為當我們人體的子宮熱量不足時,為了維護自身的生理機能的正常運轉,脂肪就自動充當起“護宮使者”,子宮越冷身體就越需要囤積脂肪,從而引起發胖。
2.月經異常
經前小腹有墜脹感,白帶清稀量多,腰酸或痛、兩乳脹痛等現象,少數有反胃、作嘔反應;行經腹痛,小腹發涼,月經周期延后,月經量少,月經色黑有血塊,甚至月經停閉不行;月經前或經期小腹疼痛,熱敷后疼痛可得到緩解,個別女性痛經達到難以忍受之程度。或妊娠后胎兒發育遲緩等等。
3.下腹寒冷有時作痛,經期有時錯后,色淡而量少,精神較差,平時腰酸腿軟,小便較多,月經量少,性欲減退,舌質淡苔白,脈沉
真陽不足的則腰酸如折,面色黯黃,自覺下腹部不暖,四肢不溫,主要腳冷而疲軟,口淡而無味,喜食辛燥,月經略有錯后,有白帶,小便頻或失禁,舌質淡,苔白膩而滑,脈沉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