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點揉子宮
具體位置:在下腹部,臍下一橫掌距離處的正中,左右兩側旁距離四橫指處各有一個穴位
按摩的方法:將雙手的食指和中指按壓在兩個子宮穴上,稍稍用力,緩緩地揉按,直到感覺酸脹為度,按摩5分鐘,若腹腔內有熱感效果佳。這樣按摩可以刺激子宮穴,能夠直接針對女性生殖器來調理身體,效果顯著,有助于活血化淤、調理氣息以止痛。
5、揉太沖
具體位置:在腳的大趾到第二趾之間的位置
按摩的方法:左手拇指指腹捻在右太沖穴上按摩,感到酸脹為宜,按摩1分鐘之后可換右手拇指指腹來按摩左太沖穴1分鐘。按摩這個穴位可以有明顯的疏肝止痛功效。另外,這樣做還可以治療痛經,同樣地,按摩太沖穴也可以治療其他一些婦科疾病。
6、點按足三里
具體位置:小腿前側,外膝眼下方3寸,脛骨前嵴的外側大約一橫指處。
按摩的方法:找到了穴位之后,用拇指指腹揉按足三里穴,稍稍用力,按摩以有酸脹感為度。用點按的方式按摩,左右腿分別按摩1分鐘左右。另外,若屬于宮寒痛經的話,也可用艾條懸灸的方式緩解痛經。
按摩法緩解痛經,通常在經前5-7天進行為宜,月經來潮之后可停止,到下次月經來潮前可再次進行,有助于預防痛經的發生。按摩是為了是引血下行,所以按摩必須在經前在下腹部或腰骶部開始疼痛時操作。若手法正確的話,可以令經期提前1-2天,并且疼痛會隨著經血排出而減輕或消失。
三果四湯助女性緩解痛經
緩解痛經多吃“三果”
1、多吃榴蓮能緩解痛經
很多MM往往望榴蓮的高熱量而卻步,但是榴蓮對女生卻有不少好處,其性熱,味甘,有活血散寒、滋脾補氣、補腎壯陽之功效。榴蓮經常被用作病后或者產后護理食物,以活血散寒,緩解女性經期疼痛癥狀,尤其適合受痛經困擾的女性食用。同時,它還能改善腹部寒涼,促進體溫上升,是寒性體質者的理想補益佳品。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女人痛經多由氣血失調氣機不暢血行受損所致。食療當以調理氣血,溫經散寒為基礎,才能起到氣血通暢,活血化瘀的效果。
2、多吃點香蕉可緩解痛經
香蕉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6,而維生素B6具有安定神經的作用,不僅可以穩定女性在經期的不安情緒,還有助于改善睡眠、減輕腹痛。
3、菠蘿也能有效緩解月經疼痛
月經前喝點新鮮菠蘿汁或菠蘿。由于菠蘿里含有一種可使人體肌肉放松的菠蘿蛋白酶,可緩解月經疼痛。
緩解痛經多喝“四湯”
1、山楂紅棗湯
原料:山楂2個(干山楂也可以)生姜4片大棗6個紅糖適量
功效剖析
山楂紅棗湯,對于血瘀型痛經者有很好食療效果,血淤型痛經患者常表現為行經第1~2天或經前1~2天發生小腹疼痛,待經血排出流暢時,疼痛逐漸減輕或消失,且經血顏色暗,伴有血塊。
山楂:性微溫,味酸甘,入脾、胃、肝經,有消食健胃、活血化淤、收斂止痢之功能。因山楂具有活血化淤的作用,是血淤型痛經患者的食療佳品。
生姜:味辛,性溫。溫經散寒。
大棗:味甘,性溫;歸脾、胃經。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的作用。因大棗含糖量高,糖尿病人應少吃。
紅糖:紅糖性溫、味甘、入脾,具有益氣補血、健脾暖胃、緩中止痛、活血化淤的作用。
做法:大棗、山楂洗凈,去核,從中間切開。鍋中放入500ml的水,把大棗、山楂、姜片放進去。開中火開始煮,水開后,改小火煮10分鐘。把紅糖放進去,用勺子攪均,盛碗中,趁熱服用就可以。
食用方法:經前3~5天開始服用,每日早晚各一次,直至經后3天停止服用,此為1個療程,連服3個療程即可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