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指的是在婦女經期過程中及其前后,出現的小腹或者腰部疼痛,有些時候甚至會痛及腰骶。現在很多女性都飽受痛經之苦,經常靠吃止疼藥來止疼,其實呢這種做法是很不正確的,吃止疼藥只能緩一時之痛,根本沒有辦法徹底解決問題,而且長期吃這些止疼藥會對身體造成影響。因此建議大家選擇中醫來調理痛經。那么,中醫是怎么來緩解甚至解決痛經問題的呢?今天咱們一起來看看!
痛經的產生是主要是因為女性子宮頸管狹窄或者子宮位置出現屈曲,從而導致月經血沒有辦法順暢地流出來,有一部分血液殘留在子宮內,慢慢流出來,這樣子會刺激到子宮,子宮會收縮讓這些血液排出,這樣就導致了痛經。
認識3類痛經
1、原發性痛經
這一類痛經在青春期少女常發,表現為下腹部疼痛或是腰腿酸痛,通常會出現在月經前或月經來潮時的第一天,這種情況經過1—2天就會過去。部分嚴重的女生會出現痙攣性疼痛,并會感到惡心、嘔吐、暈眩,需要臥床休息。
2、繼發性痛經
這一類痛經也是常發生在月經前或月經來潮的第一天,疼痛會持續數小時甚至2—3天左右,疼痛程度因人而異,嚴重者會表現出面色蒼白、出汗、惡心、嘔吐,甚至會出現暈厥的狀況,而另外有部分人會伴有尿頻癥狀,疼痛的部位多處在下腹部,并且這種痛感會往下腿方向發散,有時候還會感到腰痛。
3、膜樣痛經
這一類痛經在經期的前兩三天表現地特別明顯,也會特別疼痛。不過,當一塊呈膜狀的內膜組織與月經血一塊兒排出去之后,那些劇烈的疼痛感就會立馬消失了。
穴位按摩方法
穴位按摩的方法較藥物溫和,也同樣對于緩解痛經非常有效。常服食藥物,久而久之就會產生很大的副作用。所以,在此建議女生們都應該學習一下按摩這種簡單方便又有效的方法來養護自己的身體。
按摩的部位
腹部、小腿、腳部。除了按摩,還可以針對這些部位上的特殊穴位進行針灸的治療,這同樣可以緩解經痛。
按摩前的準備
清潔雙手。摩擦兩掌,使其發熱為宜。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涂上精油或軟膏。
痛經讓很多女生備受折磨,所以有痛經經歷的朋友,趕緊學點按摩法來讓痛經滾得遠遠的吧。下面是小編搜集的關于痛經按摩的一些方法,有需要的朋友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1、按摩小腹
具體位置:以左右髂前上棘為界限,在肚臍與到外生殖器之間的小腹部
按摩的方法:先將雙手交疊于小腹的中間,稍稍用力緊壓著腹部,緩緩地按摩腹部。記得要以10次/分鐘左右的頻率來按摩哦,一直等到小腹內有一股熱感為合適。一共要按摩5分鐘。這樣做可以增加小腹腔內臟的血液運行,從而促進小腹內的微循環,有助于止痛調經。
2、斜擦小腹兩側
具體位置:左右肋弓下緣到髂骨之間的部位,即側小腹
按摩的方法:先將雙手放在側小腹上,從其后向前斜著摩擦,方向要朝著外生殖器。注意,不需要往返著擦動,而且按摩的方向一致,直至摩擦至熱。一共要按摩5分鐘。這種按摩法具有疏肝理氣,止痛調經的作用。
3、按揉三陰交
具體位置:小腿內側位置,足內踝尖上3寸,即脛骨內側緣后方
按摩的方法:用拇指指腹捻在對側三陰交穴上揉搓,若有酸脹感即為正確的位置。按摩1分鐘之后就換右手拇指指腹捻在左太沖穴1分鐘按摩,這樣交互按摩。按揉三陰交有助于交通心腎,引火下行,對于婦科疾病類疼痛都有非常有效的緩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