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是很常見的多足動物,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偶爾也會看到蜈蚣,它是有一定的毒性的,我們都會注意避開它。其實蜈蚣是有很多作用的,那么,蜈蚣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呢?它應該怎么用?有什么副作用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蜈蚣的功效與作用
治跌打
用蜈蚣來泡酒,可以治療跌打,對跌打造成瘀血未破、腫痛是很有效的。可以用蜈蚣就擦,這樣可以更快消腫止痛,對毒瘡也有好的作用。
抗菌作用
本品水浸液對多種皮膚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體外試管法表明,本品水浸液,乙醇、乙醚提取液對葡萄球菌,八疊桿菌、綠膿桿菌、白色念球菌并不顯示直接的抑制作用。
抗腫瘤作用
蜈蚣提取物對動物移植性腫瘤有一定作用。
促進免疫功能
復發性口腔潰瘍患者,服藥前血清IgG和E玫瑰花環形成率分別為0.034±0.025mg/L和0.213±0.022mg/L。服蜈蚣后,血清IgG和E玫瑰花環形成率明顯升高,早晚唾液中IgG、IgA均高于正常人P<0.05,0.01。
通絡止痛,用于風濕頑痹、頑固性頭痛
蜈蚣也可以用于風濕頑痹,可以和防風、獨活、威靈仙等藥物一起使用,治療頑固性頭痛或偏正頭痛。也可以和天麻、川芎等一起用。
攻毒散結,用于瘡瘍腫毒、瘰疬結核
本品以毒攻毒,味辛散結。以本品同雄黃、豬膽汁配伍制膏,外敷惡瘡腫毒頗佳,如不二散。與茶葉共為細末,敷治瘰疬潰爛。若以本品焙黃,研細末,開水送服,或與黃連、大黃、生甘草等同用,可治毒蛇咬傷。
研制成粉末
將蜈蚣捉住之后,將頭部和尾部用細尖的木棍插進去,之后曬干或者是烤干備用,也可以研制成粉末使用。
通經活絡
蜈蚣味辛,藥性溫和,有毒性,主要入肝經。蜈蚣有解毒作用,還有通經活絡的作用,蜈蚣的常用劑量是1~3g。通常是在爐子上面放一塊鐵板,把蜈蚣放在上面,烤后研磨成粉末后用水吞服,每次使用0.6~1g左右。
治療瘡瘍中毒
蜈蚣可以用于治療淋巴結結核感染后潰爛久治不愈,經常和雄黃一起合用,還可以治療瘡瘍中毒,久治不愈,可以只用蜈蚣內服,也可以合用清熱解毒藥,外用可以配成膏藥,敷貼在瘡瘍創面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