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區別
生地黃:多呈不規則的團快狀或長圓形,中間膨大,兩段稍細,長6~12cm,直徑3~6cm,有的較細,長條狀,稍扁而彎曲。表面棕黑或棕灰色,極皺縮,具不規則的橫曲紋。體重,質較軟而韌,不易折斷,斷面棕黑或烏黑色,有光澤,具粘性。味微甜。
熟地黃:為不規則的塊片、碎塊,大小、厚薄不一。表面烏黑色,有光澤,粘性大。質柔軟而帶韌性,不易折斷,端面烏黑色,有光澤、味甜。
藥效區別
生地黃:性寒,功能涼血清熱、滋陰補腎、生津止渴,常用于治療熱入營血、骨蒸癆熱、咽喉燥痛、痰中帶血等癥。由生地為主所制的六味地黃丸,就是千古的補腎良方,臨床還常用于慢性腎炎、高血壓、神經衰弱、肺結核等病的治療。
熟地黃:性溫,其功用也發生變化,為補血要藥。配伍當歸、白芍、川芎就是大名鼎鼎的“四物湯”,常用于治療血虛癥。熟地配白芍能養肝,配柏子仁養心,配龍眼肉能養脾,配麻黃則通血脈。但熟地滋膩滯脾,有礙消化,故脾虛者少食,腹滿便溏者不宜服用。
所以生地黃和熟地黃還是有一些差別的,無論在外型上還是藥效上都有所不同,所以購買時一定要多加注意。
百合生地黃粥
功效:滋陰潤肺,涼血寧心。適用于陰虛肺燥,咳嗽痰轎,潮熱盜汗,手足心熱,心中煩擾,夜寐不安,或經期衄血等癥。
材料:百合30克,生地30克,粳米30克。
做法:先煎生地2次,取汁,與百合、粳米共煮粥。
用法:1日內服完。
來源:百病飲食自療
枸杞子生地黃粥
功效:滋補肝腎,養心安神。主治陰虛火旺型五心煩熱,頭暈耳鳴,心煩失眠等。
材料:百合30克、生地15克、枸杞子12克、酸棗仁10克
做法:酸棗仁10克水煎取汁,入粳米100克煮粥。
用法:1劑/日,分早、晚2次溫服。
總結:生地黃的作用非常多,不但能夠幫助我們提高免疫力、抗衰老,還能補血、降體溫和保護心臟。大家購買地黃的時候一定要看清楚、說明白,因為不僅有生地黃,還有熟地黃,它們的功效是完全不同的,千萬別買錯了。今天就介紹到這里,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