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黃用于治療CRF主要原于是它的瀉下作用,在CRF時,腎臟的結構破壞,功能喪失,含氮的代謝廢物潴留體內,通過瀉下可促進其從腸道排泄,減輕氮質血癥,從而緩解CRF的臨床癥狀。
大黃的食用方法
生大黃(又名:生軍)
原藥揀凈雜質,大小分檔,燜潤至內外濕度均勻,切片或切成小塊,曬干。
功效:以攻積導滯,瀉火解毒效好,臨床多用于毒熱便秘、火毒傷絡(吐血、衄血)、眼目赤腫、口舌生瘡及熱毒癰疽等,也可外用(磨汁研粉)調敷瘡瘍腫毒。
酒大黃
取大黃片用黃酒均勻噴淋,微燜,置鍋內用文火微炒,取出晾干(大黃片100斤用黃酒14斤)。
功效:長于活血行瘀,適用于跌打損傷、瘀血腹痛、腸癰等;大黃炭:偏于收斂止血,止瀉之作用;醋大黃可瀉血分實熱,多與活血調經藥配伍用以治療實熱壅于血分而致經閉、痛經及產后腹痛等癥。
熟大黃(又名:熟軍,制軍):
取切成小塊的生大黃,用黃酒拌勻,放蒸籠內蒸制,或置罐內密封,坐水鍋中,隔水蒸透,取出曬干(大黃塊100斤用黃酒30~50斤)。亦有按上法反復蒸制2~3次者。 大黃炭:取大黃片置鍋內,用武火炒至外面呈焦褐色(存性),略噴清水,取山曬干。《雷公炮炙論》:凡使大黃,銼蒸,從未至亥,如此蒸七度,曬干。卻灑薄蜜水,再蒸一伏時,其大黃劈如烏膏樣,于日中曬干用之。
功效:熟大黃瀉下力遜,清熱化濕力強,多用于濕熱內阻之黃疸、淋證及濕熱引起的痞滿之證。
結語:根據小編今天的整理相信你們已經對大黃這味中藥材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小編在此提醒你大黃雖有眾多優點好處,但畢竟是中藥,俗話說是藥三分毒。在食用的時候一定要科學適量不要一次使用過多,以免發生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