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芥穗是荊芥的花穗,荊芥是發汗解熱的藥,是一種常見的中草藥。而荊芥穗的功效與荊芥的功效是差不多的。那么,荊芥穗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呢?荊芥的食用方法你知道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本篇文章吧!
荊芥穗的功效
荊芥穗的主要功能有解表散風、透疹和止血。荊芥穗一般用來治療感冒、麻疹透發不暢、便血以及崩漏等癥狀。荊芥穗還可用來發表祛風和理血。將荊芥炒成炭狀可以用來止血。荊芥穗可以用來治感冒發熱、頭痛、咽喉腫痛、中風、吐血等癥狀。荊芥穗和荊芥的效用相同,但是荊芥穗發散的藥力要更加強大。
荊芥穗的作用
一、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研究發現,荊芥醇提物每千克5毫克以及每千克10毫克的劑量組,對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死亡率的降低有明顯的作用。將小鼠死亡的抑制率達到了百分之四十和百分之五十,實驗證實荊芥醇提物,它對H1N1病毒的抗病毒作用很好。
二、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研究發現芥穗有明顯的抗補體作用。芥穗中分離的薄荷酮、胡薄荷酮、橄欖內脂、橙皮甙、橙皮素、香葉木素及毛地黃黃酮多少具有抗補體作用。
三、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
家兔腹腔注射荊芥揮發油0.5ml/kg,可見活動明顯減少,四肢肌肉略有松弛,呈現鎮靜作用。1%StE乳劑200mg/kg灌胃給藥,對正常小鼠外觀行為、自主活動均無明顯影響。
四、抗氧化作用
研究發現,荊芥穗中分離出的黃酮及若斯馬林酸等11種化合物,均能抑制大鼠腦勻漿脂質過氧化物的生成。對來自LBL-1的5-LOX和來自兔血小板的12-LOX的損害有抑制作用。
五、對血液粘度的影響
StE乳劑(0.7%、1.4%)對大鼠PO給藥連續5天,能明顯增加大鼠的全血比粘度(高切、低切)和RBC壓積,而血漿比粘度和RBC電泳時間無明顯改變,StE組動物RBC數有上升趨勢,但對血小板數影響不明顯。荊芥內脂類提取物2.0、4.0、8.0mg/kg體重腹腔注射能顯著降低全血比粘度,大劑量組尚能降低紅細胞的聚集性。
六、發汗作用
組織形態學觀察發現,荊芥內脂類提取物2、4、8mg/kg體重給大鼠腹腔注射給藥,可以明顯提高汗腺腺泡上皮細胞的空泡發生率、數密度和面密度。
荊芥穗的藥理作用
一、解熱發熱
兔口服水煎劑有弱的解熱降溫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