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白芍的作用
生白芍養血平肝,長于斂陰;赤芍涼血活血,長于散瘀。故于補血、養陰及調經方中,常用生白芍;于清熱涼血及活血袪瘀劑中,常用赤芍。
1、生白芍用于月經不調,經行腹痛,崩漏,以及自汗、盜汗等癥。生白芍能養血斂陰,治婦科疾患,常與當歸、熟地黃、川芎等藥配合應用。本品如與桂枝同用,能協調營衛,用以治療外感風寒、表虛自汗而惡風;與龍骨、牡蠣、浮小麥等藥同用,可斂陰潛陽,用治陰虛陽浮所致的自汗、盜汗等癥。
2、生白芍用于肝氣不和所致的脅痛、腹痛,以及手足拘攣疼痛等癥。生白芍功能養血而柔肝,緩急而止痛,故可用于肝氣不和所致的胸脅疼痛、腹痛及手足拘攣等癥。治脅痛,常與柴胡、枳殼等同用;治腹痛及手足拘攣,常與甘草配伍;如治痢疾腹痛,可與黃連、木香等同用。
3、生白芍用于肝陽亢盛所引起的頭痛、眩暈。白芍生用,能斂陰而平抑肝陽,故可用于肝陽亢盛的頭痛、眩暈等癥,常與桑葉、菊花、鉤藤、白蒺藜等同用。
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內容,頭腦里面估計就會漫出這樣的疑問,生白芍、炒白芍不是一樣的嗎?生白芍與炒白芍有什么區別嗎?不要著急,小編這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兩者有啥區別。
生白芍和炒白芍的區別
處方中寫白芍、杭芍、大白芍均指生白芍,為原藥去雜質,潤透切片,生用入藥者, 藥性偏涼。白芍平肝止痛,養血調經,斂陰止汗。用于頭痛眩暈,脅痛,腹痛,四肢攣痛,血虛萎黃,月經不調,自汗,盜汗。
炒白芍又稱炙白芍。為白芍片用麩以文火炒至微黃,略帶焦斑,篩去麥麩,晾涼入藥者,藥性稍緩,以養血斂陰為主,炒后長于養血和肝,多用于肝旺脾虛痛瀉者。
結語:對于炒白芍、生白芍這些中醫藥材,相信大家已經有了自己的理解。不過小編在這里還要告訴大家一點,白芍屬于寒性藥物,所以由虛寒引起腹痛腹瀉不可服用炒白芍。對于這點,大家要多多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