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味
咸辛,平,有毒。
①《日華子本草》:"平。"
②《開寶本草》:"味甘辛,有毒。"
③《醫林纂要》:"辛酸咸,寒。"
歸經
《綱日》:"足厥陰經。"
炮制
清水漂去鹽質,曬干,或微火焙用。
①《綱目》:"入藥去足焙用。"
②《本經逢原》:"滾醋泡去咸,炒干用。"
功能主治
祛風,止痙,通絡,解毒。
治驚風抽摘,癲癇,中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偏頭痛,風濕痹痛,破傷風,淋巴結結核,風疹瘡腫。
①《開寶本草》:"療諸風癮疹,及中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語澀,手足抽掣。"
②《本草圖經》:"治小兒驚搐。"
③《本草會編》:"破傷風宜以全蝎、防風為主。"
④《綱目》:"治大人痃瘧,耳聾,疝氣,諸風瘡,女人帶下,陰脫。"
⑤《本草正》:"開風痰。"
⑥《玉楸藥解》:"穿筋透骨,逐濕除風。"
⑦《山東中草藥手冊》:"息風通絡,鎮痙。治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淋巴結結核,骨關節結核,流行性腮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