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習性
生活在中國東部中部東南部和西南的海拔1600m以下中低山地帶平原、丘陵地帶或低山地區。
垂直分布范圍:海拔50~1570 m。常在農田(高舉頭部警視四周)或沿著水田內側的田埂下爬行、菜地、河溝附近,有時也在山道邊上的草叢旁曬太陽、在村落中發現(山區房屋邊的竹林)。
行動迅速,反應敏捷,善于逃跑。
性溫順,不咬人(和很多蛇類一樣,只有在逼急或被你捉到時過度驚嚇時不得已咬人)。
以蛙類(主食)、蜥蜴、魚類、鼠類等為食(狹食性蛇類)。
7-8月間產卵,每產7-14枚。
在中國分布較廣福建等;在云南僅在滇東北和滇東地區有分布。
野外生存數量大減(棲息地破壞、大量捕殺),應予保護。
根據統計,烏梢蛇母蛇在公母比例中占51%,受精卵占產卵數的91.4%,自然孵化率64.6%,自然成活率30%。
藥材性狀
烏梢蛇品呈圓盤狀,盤徑約16cm。
表面黑褐色或綠黑色,密被菱形鱗片;背鱗行數成雙,背中央2~4行鱗片強烈起棱,形成兩條縱貫全體的黑線。
頭盤在中間,扁圓形,眼大而下凹陷,有光澤該。
上唇鱗8枚,第4、5枚入眶,頰鱗1枚,眼前下鱗1 枚,較小,眼后鱗2 枚。
脊部高聳成屋脊狀,俗稱劍脊。
腹部剖開邊緣向內卷曲,脊肌肉厚,黃白色或淡棕色,可見排列整齊的肋骨。
尾部漸細而長。尾下鱗雙行。剝皮者僅留頭尾之皮鱗,中段較光滑。
氣腥,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