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酥的臨床應用
1、療心力衰竭
以蟾酥4~8毫克(裝膠囊),飯后用冷開水送服,日服2~3次。
治療2~3級心力衰竭病人13例,其中12例均于用藥后2~48小時內癥狀、體征有所改善。
計脈搏減緩者12例,利尿作用顯著者4例,水腫消失者6例,肝腫大縮小者6例,12例肺部濕性羅音皆有改善,二聯脈及奔馬律用藥后消失,2例心房纖顫1例消失,1例無變化。
毒性反應為上腹部不適、惡心及嘔吐等胃粘膜刺激現象,減小劑量后皆得控制。
臨床實踐證明,蟾酥之強心作用,與洋地黃相似,其優點是無蓄積作用,作用快,利尿作用較洋地黃顯著。
2、治療化膿性感染
用蟾酥水溶性總成分注射液10~20mg肌注,每日2次,小兒酌減。臨床觀察250例,計急性扁桃體炎72例,各種膿腫62例,癤、癰34例,急性乳腺炎18例,急性淋巴管及淋巴結炎14例,冠周炎及牙周炎12例,膿疤病9例,其他化膿性炎癥29例。
臨床癥狀除局部紅、腫、熱、痛及機能障礙外,伴有惡寒發熱、全身不適138例,其中體溫38~39℃者105例,38℃以下者33例。
療效:痊愈(臨床 癥狀、體征消失,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正常)204例,好轉(癥狀及體征減輕,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有改善)29例,無效17例,總有效率為93.2%,療程短1日,長21日。
3、治療骨關節結核及慢性骨髓炎瘺孔
1)、口服蟾酥每日3次,每次5毫克,飯后服用,連服至瘺孔閉鎖后再鞏固1~2個月。
服藥期間,除個別病人出現輕度惡心外,很少出現副作用。
共治骨關節結核瘺孔14例,治愈6例,瘺孔呈凹形閉鎖,X線檢查,提示病骨穩定,有效5例,瘺孔縮小,膿液減少,體溫下降,無效3例。
2)、采用口服(同上法)加瘺孔滴入法。
用0.1%蟾酥液向瘺孔內每日或隔日滴入1次,2個月為一療程。
少數有死骨的病灶,需用銳匙搔爬,取出死骨。
共治骨關節結核瘺孔59例,治愈39例,有效18例,無效2例,治療慢性骨髓炎瘺孔16例,治愈12例,有效3例,無效1例。
治愈時間短者7~8天,長者3~4個月,一般在1~2月內即能獲得臨床治愈。
病程長短對療效無明顯影響,而病灶內死骨的存在則明顯影響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