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液
0mg/kg茵陳色原酮、大鼠靜脈注射l00mg/kg茵陳色原酮均有明顯利膽作用。
而6,7-二甲氧基香豆素作用不明顯,茵陳煎劑還能降低麻醉動物奧狄氏括約肌緊張度。
茵陳二炔,茵陳二酮、茵陳炔內酯亦有促進膽汁分泌和排泄作用。
2、對肝臟的影響
給于四氯化碳所致肝損害大鼠每天皮下注射茵陳煎劑0.61g,第8天作組織學檢查,可見治療組動物肝細胞腫脹、氣球樣變、脂肪變與壞死等均較對照組有不同程度的減輕。
口服液
原與核糖核酸含量有所恢復或接近正常,血清谷丙轉氨酶活性顯著下降,表明仍有一定的保肝作用。
茵陳蒿水煎劑0.25ml/10g灌胃給于小鼠,每日2次,連續4天,測定肝P450含量。
結果表明
茵陳水煎劑能使小鼠肝P450含量增加,肝/體重比增大,異戊巴比妥鈉誘導的睡眠時間縮短,初步表明茵陳水煎劑對小鼠肝酶有誘導作用。
由于肝酶除參與藥物代謝外,還參與膽汁酸、膽紅素、類酯和某些毒物的代謝,誘導肝酶可能與茵陳利膽、退黃等功能有關。
茵陳中某些黃酮和香豆素成分有抗CCl4或半乳糖誘發的大白鼠肝細胞細胞毒性的作用,其強度依次為茵陳色原酮、東莨菪素、6,7-二甲氧基香豆素、茵陳黃酮、槲皮素、異鼠李黃素。
茵陳蒿湯復方中的有效成分能非常顯著地降低急性黃疸大白鼠的血清谷丙轉氨酶(SGPT)和谷草轉氨酶(SGOT)含量,對血清膽紅素(SB)的作用則較輕微。
此外,6,7-二甲氧基香豆素對肝細胞損害呈強抑制作用。
3、解熱作用
對小鼠正常體溫的影響
小鼠分別腹腔注射茵陳素水懸劑40、80mg/kg,對照用生理鹽水。
各組給藥前的正常體溫分別為37.7±0.06、37.8±0.07和37.7±0.08℃(X±SE),給藥后30分鐘測定體溫,其均值分別為36.3±0.05、35.5±0.04和37.6±0.08℃。
給藥組的體溫均較給藥前低,差異非常顯著(P<0.01),對照組無變化。
另按40、20mg/kg劑量,腹腔注射兩組小鼠,連續測定體溫,40mg/kg劑量組降溫持續可達6小時,20mg/kg組3小時左右體溫逐漸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