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柏葉的作用有哪些
1、散腫毒
側柏葉苦寒,苦能瀉閉,質輕能行散,寒 能清熱,入肝脾二經,故能散腫毒。
2、生發烏發
側柏葉苦寒,入肝經,肝主風,主藏血,發為血之余,故能涼血烏發。
常用于血熱脫發或須發早白等。
《新醫學》報道:以鮮側柏葉浸泡60%的乙醇中7天,取藥液涂搽毛發脫落部位。
每日3次,治療各處脫發,多在20一30天后新發開始長出,黑色有光澤,個別生長較稀。
3、肺熱咳嗽
本品苦能泄降,寒能清熱,長于清肺熱,化痰止咳。
適用于肺熱咳喘,痰稠難咯者,可單味運用,或配伍貝母、制半夏等同用。
4、涼血止血
側柏葉苦澀微寒,入肺、肝、大腸經,澀能收斂,苦寒則清熱涼血,故為收斂、涼血止血藥。
用于血分熱盛的吐血、咳血、便血、尿血、崩漏諸癥。
5、抗菌及抗病毒作用
梁統等證明側柏葉醇提取物對白細胞LTB4及5-HETE(5-脂氧合酶)的生物合成有較強的抑制作用,亦顯示了對環加氧酶較強的抑制作用。
提示側柏葉是通過抑制5-脂氧合酶的活性及環氧化酶的成分來發揮抗炎作用。
側柏葉水煎液對金葡菌有抑制作用,其醇提物抑制金葡菌的作用強于水煎液,且對卡他球菌也有抑制作用。
側柏葉的提取物含酚性物質,具有抗念珠菌活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