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分布
產于中國內蒙古南部、吉林、遼寧、河北、山西、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河南、陜西、甘肅、四川、云南、貴州、湖北、湖南、廣東北部及廣西北部等省區。
西藏德慶、達孜等地有栽培。在吉林垂直分布達海拔250米,在河北、山東、山西等地達1000-1200米,在河南、陜西等地達1500米,在云南中部及西北部達3300米。
河北興隆、山西太行山區、陜西秦嶺以北渭河流域及云南瀾滄江流域山谷中有天然森林。淮河以北、華北地區石炭巖山地、陽坡及平原多選用造林。朝鮮也有分布。
藥材鑒定
性狀鑒別
枝長短不一,多分枝,小枝扁平。葉細小鱗片狀,交互對生,貼伏于枝上,深綠色或黃綠色。質脆,易折斷。氣清香,味苦、澀、微辛。以葉嫩、青綠色、無碎末者為佳。
顯微鑒別
鱗葉及小枝橫切面:表皮細胞小,呈類方形,外被角質層,氣孔內陷,內側有1-2列下皮纖維間斷排列,壁極厚,葉肉薄壁細胞形大,葉脈維管束上部有一圓形樹脂道,兩側為轉輸組織,呈翅狀延長,韌皮部細胞形小,木質部細胞多角形。小枝的皮層薄壁組織中有時可見樹脂道,內側可見含棕色物質的扁平細胞,韌皮部薄壁細胞不規則形,纖維圓形,單個環狀排成數輪,木質部管胞和纖維徑向排列整齊,射線1列細胞,髓部紡錘形或十字形。射線、葉肉和皮層薄壁細胞中含有草酸鈣砂晶。
理化鑒別
薄層色譜:取本品粗粉3g,加甲醇30ml,置水浴上回流30min,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5%的碳酸鈉15ml溶解,濾液用水飽和正丁醇提取2次,每次10ml,再用稀鹽酸調Ph至3-4,用乙醚提取2次,每次10ml。合并醚液,揮干,殘渣用甲醇2ml 溶解,為供試品溶液。另取槲皮素適量用甲醇2ml溶解,為對照分別取對照品溶液和供試液10μl點于同一硅膠GF/254薄層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5:4:1)為展開劑,展距12cm,置紫外光燈下觀察。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的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暗斑。
藥物應用鑒別
(1)、側柏葉生用,長于涼血而止血熱妄行,炒炭則能止血。
(2)、在止血方劑中,無論寒熱吐血,都可佐用側柏葉。治因寒吐血,則與干姜同用,如《金匱要略》柏葉湯,治因熱吐血,則與生地同用,如類方四生飲。
(3)、側柏葉與地榆,均為收澀涼血止血藥,常用于熱性出血。但地榆較側柏葉收澀性強,并能解毒,為治燒傷、瘡瘍潰爛要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