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柏葉臨床應用有哪些
1、慢性細菌性痢疾
將側柏葉曬干或焙干后研成粗末,加入18%的酒精,以浸漫藥粉為度,浸泡4晝夜,濾取浸液。
每次50毫升(兒童酌減),日服3次,7~10天為一療程。
共治114例,治愈100例,治愈率87.7%。實驗證明,該浸劑有較好的抑菌或殺菌效果。
如經煮沸、高壓消毒,或加防腐劑,則會影響療效。
2、慢性氣管炎
取側柏葉3700克,水煎濃縮成1:2的稠膏,另用側柏葉300克研成細粉,拌入稠膏中,烘干,壓制成片,每片重0.5克。
每日3次,每次4片,飯后服,連服10天為一療程。
或用側柏葉、鼠曲草(即佛耳草)各1.5兩,制成片劑,一日分三次飯后服,連服10天為一療程。
副反應有上腹部不適、腹脹、惡心、嘔吐、胃納不佳、咽干、頭暈等,不需處理,短時間內能自行消失。
少數病員曾出現皮疹瘙癢或眼瞼、面部、下肢浮腫,可能系藥物過敏反應,停藥后即自行消失。
3、肺結核
一靜脈點滴
100%側柏葉注射液20~30毫升加入10%葡萄糖溶液150毫升中,1小時左右滴完。
二靜脈注射
100%側柏葉注射液20~30毫升加入10%葡萄糖溶液30毫升中,15分鐘左右注射完畢。6
4例患者經治1個月以上,臨床治愈9例,顯著好轉6例,好轉32例,無變化12例,惡化5例。
療程一般為2個月,對新鮮結核病灶和浸潤期療效較好,對陳舊性結核及厚壁纖維空洞型療效較差。應用過程中未見毒性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