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鮮皮的功效
性味
苦咸,寒。
①《本經》:"味苦,寒。"
②《別錄》:"咸,無毒。"
③《本草述》:"苦微咸微辛。"
歸經
入脾、胃經。
①《綱目》:"入足太陰、陽明經,兼人手太陰、陽明。"
②《本草原始》:"入肺、小腸經。"
③《本草從新》:"入脾、胃,兼入膀胱、小腸。"
功能主治
祛風,燥濕,清熱,解毒。治風熱瘡毒,疥癬,皮膚癢疹,風濕痹痛,黃疸。
①《本經》:"主頭風,黃疸,咳逆,淋瀝,女子陰中腫痛,濕痹死肌,不可屈伸、起止、行步。"
②《別錄》:"療四肢不安,時行腹中太熱,飲水、欲走、大呼,小兒驚癇,婦人產后余痛。"
③《藥性論》:"治一切熱毒風,惡風,風瘡、疥癬赤爛,眉發脫脆,皮肌急,壯熱惡寒,主解熱黃、酒黃、急黃、谷黃、勞黃等。"
④《兵部手集方》:"療肺嗽。"
⑤《日華子本草》:"通關節,利九竅及血脈,并一切風痹筋骨弱乏,通小腸水氣,天行時疾,頭痛眼疼。根皮良,花功用同上。"
⑥《本草原始》:"治一切疥癩、惡風、疥癬、楊梅、諸瘡熱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