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附是一種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的中藥材,因為香附的作用很多,所以在臨床治療上應用的很廣泛,可以治療很多的常見病,下面三九養生堂的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些香附的功效與作用,以及香附治療疾病的常見附方都有哪些,讓大家對香附更加的了解。
目錄
5、香附的食用方法有哪些 6、香附的配伍應用
香附的簡介
生理特性
香附多呈紡錘形,有的略微彎曲,本品長2到3.5cm左右,直徑在0.5到1cm之間。
香附的表面呈棕褐色或黑褐色,有縱皺紋,并有6到10個略隆起的環節,節上有未除凈的棕色毛須和須根斷痕,去凈毛須者較光滑,環節不明顯。
質硬,經蒸煮者斷面黃棕色或紅棕色,角質樣,生曬者斷面色白而顯粉性,內皮層環紋明顯,中柱色較深,點狀維管束散在。氣香,味微苦。
采集
香附在春、夏、秋三季都可以可采,但是一般在秋季挖取根莖,用火燒去須根及鱗葉,放入沸水中片刻,或放蒸籠中蒸透取出曬干。
再放入竹籠中來回碰撞摩擦,用竹篩去洗凈灰屑及須毛,即成光香附。
亦有不經火燎,即將根莖裝入麻袋撞擦后曬干者。
也有用石碾碾去毛皮,稱為香附米。
化學成分
含葡萄糖8.3~9.1%、果糖1.0~1.7%,淀粉40~41.1%、揮發油0.65~1.4%。
揮發油中含:β-蒎烯、莰烯、1,8-桉葉素、檸檬烯、對-聚傘花素、香附子烯、芹子三烯、β-芹子烯、α-香附酮、β-香附酮、綠葉萜烯酮、α-及β-莎草醇、香附醇、異香附醇、環氧莎草薁、香附醇酮、莎草薁酮、考布松及異考布松。
根部含有抑制某些真菌發育的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