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治療急性心功能不全
據臨床報道,用北五加皮配黨參的功效與作用、丹參、柴胡、瓜蔞、紅花、枳殼等藥制方,水煎內服,每日1劑,共治療急性心功能不全患者100例。
本組病例多為風濕性心臟病患者。臨床此病常并發(fā)急性心功能不全,而見水腫,尿少。
中醫(yī)認為此病雖在心,其根則在腎。
腎陽不足,失于氣化,水停三焦,凌心射肺。故是方用北五加皮,意在取其既能祛風除濕,以驅病邪,又能補腎助陽,以化氣利水。
據臨床觀察,其確有強心利尿作用。不過,北五加皮為有毒之品,不宜過量使用。
5、治療頭癬
有人曾以五加皮配黑大豆,焙干后,共研為細末。用時取藥末適量,加菜油調成糊狀,涂敷于患處,治療頭癬效果良好。
頭癬之疾,多呈反復發(fā)作,纏綿難愈之勢。中醫(yī)認為多與濕濁之邪蘊結肌膚有關,以局部皮損、痙癢為主要表現(xiàn)。
五加皮辛苦而溫,若外用則有祛風燥濕,消腫止癢之效。
如《本草再新》中記載:其能“治瘡疥諸毒”。是方以之為君,局部涂敷,使藥力直達病所,故可奏效。
6、慢性克山病
有臨床報道稱,以五加皮配黑附片、茯苓的功效與作用、五味子、炒蒼術、黨參、丹參等藥制成蜜丸(9g/丸),大于16歲者每次服2丸,8~15歲者每次服1.5丸,每日2次,共治療慢性克山病患者45例。
經治療4個月后,有效率達到95.6%。
克山病是一種病因未明的心肌疾患,臨床緩慢類型者多以充血性心力衰竭為主要病理基礎。
中醫(yī)認為多屬“心痹”,其臨床過程有“久病必虛”之象。陽氣不足則寒凝血瘀,心脈痹阻為其病機關鍵。
根據“助陽以腎為綱”的原則,治宜溫補腎陽,以通心脈。
是方用五加皮能補腎助陽,利水除濕,可奏恢復腎陽之氣化,促進心血暢流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