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毒的臨床應用
治療皮膚病
取月腺大戟洗凈,剝去老皮,切碎,加水煎煮,直至用手一捻即成粉末為止,然后用紗布過濾。
藥液繼續煎煮濃縮至一定粘度,冷后涂布患處,每日或隔日1次。
或制成片劑,每片含生藥0.18g,頭5天臨睡前內服1片,第6-10天早晚各1片,以后增至旱、中、晚備1片,一療程為20-30天,個別延長至35天,總劑量7-12g。
曾用上述稠膏治牛皮癬30例,13例痊愈,16例好轉,1例無效,用片劑治牛皮癬22例,基本痊愈2例,顯著好轉11例,好轉7例,無效2例。
稠膏亦用于治療神經性皮炎及慢性濕疹15例,均有較好 療效,一般涂藥3-10次即可見效。
本品有毒,口服片劑有胃腸道紊亂(如胃納減退、惡心、腸鳴、腹瀉、腹痛等),頭昏痛,乏力,體重減輕等反應,除1例因腹瀉次數較多而終止治療外,其余病例暫停服藥或減少劑量,均自行好轉。
另外發現部分病人治療后白細胞及血小板數略有下降,應用維生素B4或B6后均恢復正常。
治療結核病
先制成狼毒棗,其法取狼毒放入鍋內,加水煎煮,把大棗放入籠屜,約蒸二小時半即成;狼毒與大棗按3:4配制。
成人每日3次,開始服狼毒棗每次粒,視副作用有無,逐漸遞增或減少,每次多20粒,或第一周每日g(約30粒),第二周每日g(約45粒),第3周以后每日g(約60粒)分三次食后內服,連服三個月為一療程。
間隔1-2周,視情況可再 給第二療程。曾治療淋巴結結核、骨結核、皮膚結核、副睪結核、結核性角膜炎及肺結核,均有一定療效。
30例肺結核服后癥狀改善者22例,體重增加2-23市斤者28例,病灶進步18例,痰菌轉陰9例,血沉下降14例,惡化者僅1例,對其他肺外結核,凡能耐心服用者,均有不同療效。
副作用有惡心、頭昏、便溏等,經減量或停藥后即消失。
此外,蒸狼毒棗所剩在鍋內的狼毒液經過濾后,用文火濃縮成稀糊狀泥膏,可作局部治療劑,治療皮膚結核、癬疥、各種慢性皮炎、酒齄鼻、禿瘡及各種頑固性潰瘍等,均有一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