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菖蒲的鑒別方法
識別真假石菖蒲
真品石菖蒲,干燥根莖外觀呈扁圓柱形,稍彎曲,有時分歧,一般長3——10厘米,有的長達20厘米,直徑約0.5——1厘米,表面灰黃色、紅棕色或棕色,環節緊密,節間長約3—6毫米,有略呈扁三角形的葉痕,左右交互排列,下方具多數圓點狀突起的根痕,并有細皺紋,節間偶見殘留的葉基,纖維狀,偶有短小細根,質地堅硬,難折斷,斷面纖維性,類白色至淡棕色,可見環狀的內皮層,維管束散在,中心部較顯著,聞之氣味芳香,口嘗味微辛。
偽品巖白菜干燥根莖,外觀呈類圓柱形而稍扁,直徑比真品粗,為1——2厘米,表面為棕灰色至棕黑色,具密集而稍隆起的環節,節間長,節上偶見有棕黑色葉基殘存,并有皺縮條紋及凹點狀或突起的根痕,質堅實而脆,易折斷,斷面呈粉紅色,具有粉性,不具備正品斷面的其它特征;聞之氣微,無芳香氣味,口嘗味苦澀。
從以上特征可分辨石菖蒲的真偽。現代藥理研究證實,石菖蒲還具有鎮靜作用,能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及制止胃腸異常發酵,馳緩腸管平滑肌的痙攣,而偽品既不與真品為同科植物,又不具有這些功效,誤用偽品會貽誤治療,當慎辨之。
兩種菖蒲應區分
菖蒲藥用有石菖蒲和九節菖蒲兩種。石菖蒲因其屬于蒲類,綠葉昌盛,生于石旁而得名。九節菖蒲則屬于另一種草本植物,古代文獻稱“一寸九節者良”。
石菖蒲:又名水劍草、水蜈蚣、山菖蒲。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根莖。其性味辛、苦,微溫。能祛濕化痰、芳香開竅、和胃安神。主治痰濕蒙蔽清竅、神昏譫語、憂郁健忘、氣閉耳聾、心胸煩悶、神志不寧、胃脘腹痛、噤口痢疾等。凡陰虛陽亢者忌服。藥理證實石菖蒲有鎮靜及抗驚厥、促進消化液的分泌、抑制胃腸異常發酵、弛緩腸管平滑肌痙攣、擴張支氣管、鎮咳平喘祛痰,強身益智和增強腦區域性代謝功能的作用,對致病性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
九節菖蒲:又名小菖蒲、京菖蒲、節菖蒲,為毛茛科植物阿爾泰銀蓮花之根莖。其性味辛,微溫。能溫化痰濕、開竅醒神、和中開胃。主治熱病神昏譫語、癲癇痰厥、多夢健忘、脘腹痞滿、嘔吐惡心等。
藥性比較:兩藥均有開竅醒神、和中開胃的作用;而石菖蒲偏于化痰安神,九節菖蒲偏于溫化痰濕,可以替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