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的功效有哪些
柴胡的性味:苦平、歸經、入肝、膽經。
功能主治:疏散退熱,升陽舒肝。用于感冒發熱、寒熱往來、瘧疾,肝郁氣滯,胸肋脹痛,脫肛,子宮脫落,月經不調。 發表、退熱、疏肝、解郁、升陽。
和解少陽
本品苦涼,入少陽經。《神農本草經》曰:“主寒熱邪氣。”《珍珠囊》則曰:“去往來寒熱,膽痹,非柴胡稍子不能除。”
《本草經疏》又去:“柴胡,為少陽經表藥。”少陽經行半表半里。少陽受邪,邪并于陰則寒,邪并于陽則熱,柴胡為少陽專藥,氣質輕清,苦味薄,透泄半表半里之外邪,使從外解。
故有和解少陽之功效。如張仲景《傷寒論·辨少陽病脈證并治》小柴胡湯證,用柴胡治“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脈弦,此乃邪在少陽半表半里,樞機不利,正邪分爭所致。以柴胡輕清升散,薁槳透表,用黃芩清少陽相火,佐人參、甘草、生姜、大棗。
使“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濺汗出而解”(《傷寒論》)。
舒肝和胃
本品苦辛涼,入肝膽三焦經,《神農本草經》目:“主心腹腸胃中結氣,飲食積聚。”李杲則說:“柴胡瀉肝火。”故有舒肝和胃之功效,常用于心腹結氣,飲食積聚,推陳致新,脅痛腹脹。
升陽舉陷
本品性輕清,主升散。《本草綱目》曰:“治陽氣下陷。”《本草正義》亦曰:“約而言之,柴胡主治;一為正虛,則為清氣之陷于陽分者,舉而升之,返其它而中氣自振。”故有升陽舉陷之功效。用治中氣下陷,久瀉脫肛、子宮下垂等證,常與黃芪、人參等補氣升陽之品同用,如補中益氣湯。
舒肝解郁
本品味苦性涼,入肝經。《四聲本草》曰:“主痰滿,胸脅中痞。”《滇南本草》云:“行肝經逆結之氣,止左脅肝氣痙痛,治婦人血熱燒經,能調月經。” 《藥品化義》則曰:“味微苦,主疏肝。”故本品能條達肝氣而疏肝解郁。可用治郁證,經水不調,熱入血室等證。
若肝郁氣滯脅痛,可與香附、枳殼等同用,如柴胡疏肝散。用治肝郁血虛所致的脅痛、月經不調等癥,常與當歸、白芍等同用,如逍遙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