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葉的功效與作用
孟子曾說過:“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意思是說,患了七年之久的病,用其他方法治不好,可以用三年的艾來治療。可見艾葉是不可忽視的藥物。
艾葉叫艾草又名香艾、蘄艾、艾蒿,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葉。具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降濕殺蟲的功效。適用于虛寒性出血及腹痛,對于婦女虛寒月經不調、腹痛、崩漏有明顯療效,是一種婦科良藥。
艾葉的功效
性味:艾葉味辛、苦,性溫,
功效:散寒止痛,溫經止血。適用于虛寒性出血及腹痛,對于婦女虛寒月經不調、腹痛、崩漏有明顯療效,是一種婦科良藥。
主治:用于少腹冷痛,經寒不調,宮冷不孕,吐血, 衄血,崩漏經多,妊娠下血;外治皮膚瘙癢,脫皮。醋艾炭溫經止血。用于虛寒性出血。
艾葉的作用
傳統藥性理論認為艾葉有理氣血,逐寒濕、溫經、止血、安胎等作用。現代實驗研究證明,艾葉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止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鎮靜及抗過敏作用;護肝利膽作用等。艾草可作“艾葉茶”、“艾葉湯”、“艾葉粥”等食譜,以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抗菌、抗病毒、平喘、鎮咳、祛痰、抗過敏、止血和抗凝血、增強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