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的食用方法
桂枝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6g,大劑量,可用至15-30g;或入丸、散。
桂枝用藥禁忌:熱病高熱,陰虛火旺,血熱妄行者禁服桂枝。
桂枝甘草湯
功效:補心氣,溫心陽,主治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下悸,欲得按者。
組成:桂枝12克,炙甘草6g。
用法:水煎分三次溫服 (成人常用劑量: 10劑)。
方義:汗出過多,內傷心陽,心中陽氣受損則心下悸動,喜得按捺,故叉手冒心。方中用桂枝入心,辛溫助陽,甘草甘溫益氣,再助心中陽氣復生。二藥合用,辛甘化陽,陽復而陰濟,使心得以安寧。
桂枝附子湯1
功效:治傷寒八九日不解,風濕相搏,身體煩疼。
處方:桂枝(三錢) 附子(炮.去皮臍.三個) 甘草(二錢)。
用法:上作一服,水二鐘,生姜三片,煎至一鐘,不拘時服。活人書有芍藥大棗。
來源: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桂枝附子湯2
功效:祛風除濕,溫經散寒,主治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現用于風濕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等屬于風寒濕邪而成者。
組成:桂枝三兩45g(去皮) 甘草二兩30g(炙) 生姜三兩45g(切) 大棗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15g(炮)。
用法:上藥五味,以水1800毫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分三次溫服。
現代用量:桂枝(9克) 生姜(9克) 大棗(3枚) 甘草(6克) 附子(3—6克)。
來源:《傷寒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