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的功效與作用
山茱萸味酸、澀,性微溫,歸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澀精固脫、止帶止崩、收斂止汗、生津止渴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療眩暈耳鳴,腰膝酸痛,陽痿遺精,遺尿尿頻,崩漏帶下,大汗虛脫,內熱消渴、婦女體虛、月經過多等癥。因為它是一味平補陰陽的藥物,所以不論陰虛或陽虛,均可使用。
應用
用于肝腎不足,頭暈目眩,耳鳴,腰酸。與熟地、枸杞子、菟絲子、杜仲等配伍。
用于遺精,遺尿,小便頻數,及虛汗不止。對腎陽不足引起的遺精、尿頻均可應用,常配合熟地、菟絲子、沙苑蒺藜、補骨脂等同用;對于虛汗不止,本品又有斂汗作用,可與龍骨、牡蠣等同用。
此外,本品又能固經止血,可用治婦女體虛、月經過多等癥,可與熟地、當歸、白芍等配伍應用。本品入于下焦,能補肝腎、固沖任以止血。治婦女肝腎虧損,沖任不固之崩漏及月經過多者,常與熟地黃、白芍藥、當歸等同用,如加味四物湯(《傅青主女科》);若脾氣虛弱,沖任不固而漏下不止者,常與龍骨、黃芪、白術、五味子等同用,如固沖湯(《醫學衷中參西錄》)。
大汗不止,體虛欲脫。本品酸澀性溫,能收斂止汗,固澀滑脫,為防止元氣虛脫之要藥。治大汗欲脫或久病虛脫者,常與人參、附子、龍骨等同用,如來復湯(《醫學衷中參西錄》)。此外,本品亦治消渴證,多與生地、天花粉等同用。
?、佟侗窘洝罚?主心下邪氣寒熱,溫中,逐寒濕痹,去三蟲。"
②《雷公炮炙論">雷公炮炙論》:"壯元氣,秘精。"
?、邸秳e錄》:"腸胃風邪,寒熱疝瘕,頭風,風氣去來,鼻塞,目黃,耳聾,面皰,溫中,下氣,出汗,強陰,益精,安五臟,通九竅,止小便利,明目,強力。"
④《藥性論》:"治腦骨痛,止月水不定,補腎氣;興陽道,添精髓,療耳鳴,除面上瘡,主能發汗,止老人尿不節。"
⑤《日華子本草》:"暖腰膝,助水臟,除一切風,逐一切氣,破癥結,治酒皶。"
?、蕖墩渲槟摇罚?溫肝。"
?、摺侗静萸笤罚?止久瀉,心虛發熱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