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蔣溶:"陰虛陽亢者則用白芍,取其收陰和陽以補之;陰實而陽郁者則用赤芍,取其升陰導陽以瀉之。"(《萃金裘本草述錄》)
9.6張山雷:"《本經》芍藥,雖未分別赤白,二者各有所主。然尋繹其主治諸病,一為補血養肝脾真陰,而收攝脾氣之散亂,肝氣之恣橫,則白芍也;一為逐血導瘀,破積泄降,則赤芍也。""成無己謂白補而赤瀉,白收而赤散。故益陰養血,滋潤肝脾,皆用白芍;活血行滯,宣化瘍毒,皆用赤芍藥。"(《本草正義》)
藥理作用
1.中樞抑制作用
白芍有明顯鎮痛作用,白芍有較弱的抗戊四氮驚厥作用,芍藥浸膏能對抗士的寧驚厥。芍藥甙對小鼠正常體溫和人工發熱動物有較弱的降溫和解熱作用。
2.解痙作用
芍藥或芍藥甙對平滑肌有抑制或解痙作用,能抑制豚鼠離體小腸的自發性收縮,使其張力降低,并能對抗氯化鋇引起的豚鼠和兔離體小腸的收縮,對乙酰膽堿所致離體小腸收縮無明顯影響,但加用甘草后有顯著抑制作用。白芍的水煎醇沉液2g(生藥)/kg靜脈注射對胃腸生物電有明顯抑制作用,使麻醉貓的胃電和腸電慢波幅度減小,周期延長。平滑肌解痙作用機制可能是直接作用或抑制副交感神經末梢釋放乙酰膽堿。也有報道白芍煎劑使離體兔腸自發性收縮的振幅加大,并有劑量相關性。此外,芍藥或芍藥甙對支氣管和子宮平滑肌也有一定抑制作用,并能對抗催產素所致子宮收縮。芍藥提取物對小鼠離體子宮低濃度興奮,高濃度抑制。
3.抗炎、抗潰瘍作用
芍藥或芍藥甙有較弱的抗炎作用,對酵母性、角叉菜膠性和右旋糖酐性足跖腫脹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與甘草成分FM100合用有協同作用,對腹腔毛細血管通透性也有較弱抑制作用。白芍提取物對大鼠蛋清性急性炎癥和棉球肉芽腫均有抑制作用。白芍總甙50mg/kg,每日1次,連續11日,對大鼠實驗性佐劑性關節炎有明顯抑制作用。芍藥中所含牡丹酚、苯甲酰芍藥甙及氧化芍藥甙也有抗炎作用。芍藥甙對大鼠應激性潰瘍有預防作用,在幽門結扎大鼠與FM100合用在抑制胃液分泌方面有協同作用,但芍藥提取液使胃液酸度輕度上升。
4.對機體免疫功能的影響
白芍在體內和體外均能促進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實驗表明,白芍總甙對免疫功能雙向調節作用的機制與調節輔助性T細胞(TH)抑制性T細胞(Ts)的比值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