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性論》
殺小兒疳蛔。主吹鼻殺腦疳,除鼻癢。
《海藥本草》
主小兒諸疳熱。
《開寶本草》
主熱風煩悶,胸膈間熱氣,明目鎮心,小兒癲癇驚風,療五疳,殺三蟲及痔病瘡痿。解巴豆毒。
《本草圖經》
治濕癢,搔之有黃汁者;又治NI齒。
《得配本草》
散瘰疬,治驚癇,利水除腫。
《本草再新》
治肝火,鎮肝風,清心熱,解心煩,止渴生津,聰耳明目,消牙腫,解火毒。7.《現代實用中藥》:為峻下藥,有健胃通經之效。
《本草經疏》
蘆薈,寒能除熱,苦能泄熱燥濕,苦能殺蟲,至苦至寒,故為除熱殺蟲之要藥。其主熱風煩悶,胸脅間熱氣,明目,鎮心,小兒癲癇涼風,療五疳,殺三蟲者,熱則生風,熱能使人煩悶,熱除則風熱煩悶及胸膈間熱氣自解。涼肝故明目。除煩故鎮心。小兒癲癇驚風,熱所化也,五疳同為內熱脾胃停滯之證;濕熱痔病瘡痿,亦皆濕熱下客腸臟,致血凝滯之所生,故悉主之。能解巴豆毒,亦除熱之力。
《本草匯言》
盧會,涼肝殺蟲之藥也。凡屬肝臟為病,有熱者,用之必無疑也。但味極苦,氣極寒,諸苦寒藥無出其右者。其功力主消不主補,因內熱氣強者可用,如內虛泄瀉食少者禁之。
《本經逢原》
蘆薈,入厥陰肝經及沖脈。其功專于殺蟲清熱。沖脈為病,逆氣里急及經事不調,腹中結塊上沖,與小兒疳熱積滯,非此不除。同甘草為末,治頭項頑癬甚效。但大苦大寒,且氣甚穢惡,若胃虛少食人得之,入口便大吐逆,每致奪食泄瀉,而成贏瘦怯弱者多矣。
《要藥分劑》
近世以蘆薈為更衣藥,蓋以其清燥滌熱之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