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經疏》:"入手少陰、太陽。"
《本草匯言》:"入足蹶陰、少陰血分。"
【功能主治】 祛風,散寒,行水,開竅。治風冷頭痛,鼻淵,齒痛,痰飲咳逆,風濕痹痛。
《本經》:"主咳逆,頭痛腦動,百節拘攣,風濕痹痛,死肌。明目,利九竅。"
《別錄》:"溫中下氣,破痰,利水道,開胸中,除喉痹,齆鼻,風癇癲疾,下乳結。汗不出,血不行,安五臟,益肝膽,通精氣。"
陶弘景:"患口臭者,含之多效,能除痰明目。"
《藥性論》:"治咳逆上氣,惡風,風頭,手足拘急,安五臟六腑,添膽氣,去皮風濕庠,能止眼風淚下,明目,開胸中滯,除齒痛,主血閉,婦人血瀝腰痛。"
《日華子本草》:"治咳,消死肌瘡肉,胸中結聚。"
《本草衍義》:"治頭面風痛。"
《珍珠囊》:"主少陰苦頭痛。’
《綱目》:"治口舌生瘡,大便燥結,起目中倒睫。"
《本草通玄》:"主風寒濕頭疼,痰歇氣壅。"
《本經逢原》:"主痰結濕火,鼻塞不利。"
細辛治病驗方
治風冷頭痛,痛則如破,其脈微弦而緊。
細辛一兩(凈),川芎一兩,附子(炮)半兩凈,麻黃一分。上細切,入連根蔥白、姜、棗。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連進三服。(《普濟方》細辛散)
治偏頭痛
雄黃(研)、細辛(去苗葉,為末)等分。上二味,再同研勻。每服一字,左邊疼搐入右鼻,右邊痛搐入左鼻。(《圣濟總錄》至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