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3.15號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近年來的食品安全和餐飲行業多存在諸多的問題,只有積極的向社會群眾揭發這些違法及不道德的行為,讓大眾認識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才能夠有效的遏制這些虛假的行為發展!今年的3月15號,曝光了許多的關于食品,保健品及日用品的打假行動。這些事件的曝光不僅敲響了我們的警鐘,還讓我們知道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是非常重要的。本期三九養生堂特別推出3.15打假專題,為大家詳細介紹~
濟南市章丘區永良獺兔養殖場,年出欄肉兔近萬只,負責人李老板在給兔子拌飼料時,還要再添加一種黃色粉末狀物質。
溫州市場監管部門、檢驗檢疫部門對溫州無印良品超市等店進行突擊檢查。在市區財富中心無印良品超市,執法人員發現了5種存疑食品。
南省食藥監局方面透露,國家食藥監總局已關注此事,食藥監部門已介入調查,該門店未查實應聘者的健康證或者體檢證明就要求其上崗作業。
該火鍋店底料一周才換一次,假如平均每天只有20桌客人來吃飯,每桌按4人的標準算,那么一周下來,這些油就曾被560名客人一起吃過。
南通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對全市流通領域(含網絡購物平臺)的減肥、緩解體力疲勞、增強免疫力、輔助降血壓、改善睡眠等6類易非法添加的保健食品,檢測樣品101批次,檢出非法添加2批次,合格率98.02%。
如今,微整形越來越火爆,在非醫療整形機構開展整形業務的現象越來越多,其中的從業人員,大都沒有什么資質。記者注意到,很多培訓機構,在廣告中聲稱可零基礎速成,三到五天也能結業上崗。
在全國各地,每天都有這樣的會議,向老年人推銷著各種各樣的產品。記者臥底武漢樂百齡生物科技公司組織的一場“健康講座”,就是一場精心設計的騙局,一只伸向老人的黑手。
2017年03月14日,河南許昌,工作人員將假冒偽劣香煙傾倒在焚燒爐旁,轉化成了3萬度電。
警方通過偵查發現,位于萬州某商品交易市場內的周某某涉嫌非法經營販賣假冒雪茄煙。
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共立案查處80多宗,貨值金額390多萬元,罰沒金額400多萬元,沒收各種“問題”酒6000多瓶。
加工作坊共有三個房間,其中一間作為包裝車間,一臺機器正在包裝袋裝醋,袋子上印有“三利牌熏香醋”的字樣。
賈先生于2016年7月在某超市購買了8袋不同的干鮮食品。回家后發現其中的腐竹無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另外一袋還有過期和生蟲子的現象。
李先生在渝北區Y超市以9.5元的價格購買了“香腸”食品1包。該食品包裝上的保質期為120天,李先生購買該產品時,該產品已經過期2天。
趙林發現營養成分表顯示脂肪含量為每100克含脂肪11.9克,比之前吃過的開心果含脂肪量低,懷疑產品標示的脂肪含量與實際不符。
沈陽男子李某購買了標稱“桂發祥十八街夾餡麻花”,該產品外包裝生產日期標注為“請見包裝罐側面”,但包裝罐側面并未標注生產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