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林談紫砂攪泥壺的創作
絞泥裝飾手法在現在的紫砂壺藝中運用比較常見,最早始于唐代,絞泥工藝發展到今天已是爐火純青,絞泥手法不光是在紫砂,在其他陶瓷中也可見,現在的絞泥裝飾不光成為一種形式,已經是帶有意識性,反映某一創作主題的形式。絞泥是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色的紫砂泥通過人為揉合或按壓絞和在一起形成的圖案,起到裝飾效果或突出創作主題的表現形式,其技法有層疊法、按壓法、揉合法、層疊盤筑法等,但技法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表現主題的需要,可以變化出多種技法,為創作主題服務。
影響絞泥作品的主要因素是收縮率,雖同為紫砂的五色土,其收縮率有較大差異,而且收縮率不光是不一致,就是一致,收縮也有不同步性,這兩種情形使作品的成功率大為降低,變形開裂時常發生,所以絞泥壺一定要作試片燒制,嚴格把握收縮狀況,這是保證紫砂絞泥作品成品率的重要因素。其次,俗話說,泥有泥性,因為紫砂不同顏色的泥,其物理性能也有差異,兩種或兩種以上泥絞合在一起,由于可塑性的不同,其結合性有強有弱,這也是導致作品開裂主要原因之一。
創作有難度,會使人望而卻步,但絞泥這一形式,是一種很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一是就本質而言,其裝飾是以泥裝飾,里外一致,透徹深刻;二是五色土材質的充分發揮,以色調成就色調,所謂取其自然,成就自然;三是絞泥可以主導創作,不是僅限于形式感,不是就裝飾而裝飾,可以通過作品有意識地表現主題思想,突顯作品創意。藝術品講究藝術生命的存在,沒有生命的制作,只能算是生活日用品,而紫砂藝術品,要有創作者賦予生命,著意深邃,才能真正體現其藝術價值。
比較喜歡嘗試新的制作手法,新的壺式,當然新的創作自有其風險,往往事倍功半,甚至會失敗。但是創新是工藝美術人員的重要內涵。我曾嘗試過裁剪拼接工藝,即我所定義的鑲接法,還有貼泥工藝等。
絞泥壺在成型工藝過程中與普通壺成型工藝主要區別在于:與普通壺成型多兩道前導工序,即絞泥的過程和切片,其后制作就和傳統技法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