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老人泡腳不要泡太久
老年人,泡腳時間過長的話,會引發出汗、心慌等癥狀。所以,老人每日臨睡前泡腳20分鐘為佳。
6、嬰幼兒沒必要泡腳
因為小孩是“純陽之體”,本身就容易發熱,愛上火。如果再用較熱的水泡腳、發汗,會熱上加熱。只需要每天用溫水把小腳好好洗洗就行,洗完后,可以輕輕捏捏腳,達到舒活筋骨的目的。
1、熱水泡腳緩解頭痛
把雙腳浸入40℃左右的熱水中,15~20分鐘后頭痛會明顯緩解。
用熱水泡腳,這樣腳和小腿的血管就會受熱擴張,將頭部的血往腳下引,從而起到減輕頭部血管壓力的作用。
由于腳底與人體多條經絡相連,而這些經絡同時又與頭部相連。所以按摩腳底,就可以起到刺激經絡,減少頭痛發作的作用。尤其是腳底涌泉穴,直通于腦,按摩它即可引血下行、緩解頭痛。
2、藥浴泡腳治感冒
中醫認為感冒多是因感受外邪,肺衛功能失調所致。而藥浴泡腳就是以宣肺解表、發汗排邪為原則。
現代研究表明黃芩、桑葉、菊花,具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同時還具有疏風散熱的功效。藥浴浸泡雙腳可以改善血液循環,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消炎、抗菌,縮短病程,減少并發癥及預防感冒的復發。
3、中藥足浴防病治病
選擇適當的藥物,水煎后兌入溫水,然后進行中藥足浴,讓藥物在水的溫熱作用下通過皮膚滲透進入到人體,再經血液循環而輸送到人體的全身,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結語:泡腳的佳時間就是在晚上九點左右,這樣可以有效的滋補腎臟。但是要注意的是掌握泡腳的時長以及泡腳水的溫度,避免造成心血管的超負荷以及燙傷的情況。糖尿病患者、腳氣患者以及老人在泡腳的時候,都要注意一些,避免身體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