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腳的功效
助睡眠
睡眠煩惱是很痛苦的事情,不僅白天無精打采,還會導致身體狀況下降,推薦一個泡腳的方式,有助提高睡眠質量。
加入鵝卵石磨腳可提高足浴的效果,促進人體脈絡貫通,達到交通心腎、疏肝理氣、健脾益氣、寧心安神的功效,更好地改善睡眠?!∨菽_盆里加入鵝卵石,能起到類似針灸的作用
睡前泡腳的好處,大家都知道,但是如果在泡腳的熱水里加入鵝卵石,燙腳的同時用鵝卵石磨磨腳,能起到類似于針灸的效果,可以很好地促進睡眠,這恐怕你就不知道了吧。
泡腳與穴位
熱水泡腳,如同用艾條“溫灸”腳上的穴位,而在泡腳盆里加入鵝卵石,高低不平的石頭表面可以刺激腳底的穴位(涌泉、然谷、太溪等)或腳底反應區,起到類似足底按摩和針刺穴位的作用,從而提高足浴的效果,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說,在泡腳盆里加入鵝卵石,可起到“針”與“灸”雙效合一的作用,比起單純用熱水泡腳效果要好很多。
泡腳用的鵝卵石并沒有什么特別的要求,選擇圓滑、大小相近的為佳。建材裝飾市場上都能買到。
另外,泡腳用的水應該保持在45℃左右,水深至少要超過踝關節,腳在卵石上均衡地踩踏,浸泡20~30分鐘左右為宜。有心腦血管病和糖尿病的患者,以及老年人,用熱水泡腳時,要特別注意水溫和時間的控制,若出現頭暈、頭痛、乏力、心慌等情況,應暫時停止泡腳,馬上躺在床上休息。
腳部皮膚感覺下降的人,使用鵝卵石揉搓雙腳時要注意力度和水溫,以免擦破或燙傷皮膚。腳部有損傷(包括關節脹痛、拉傷、扭傷等)、炎癥還未痊愈的人,不宜進行鵝卵石熱水泡腳。
泡腳與疾病
冬天許多人會感覺到手腳冰冷,其實是血液循環不暢通的關系,用熱水泡腳可以達到促進血液循環的效果,可以舒緩疲勞,改善睡眠,也難怪熱水泡腳成了民間延續至今的家庭保健方式。另外,在中醫理論中,泡腳還有益于其他全身性的疾病,比如說風濕、關節炎、感冒等常見疾病,只要堅持每天泡腳,可以起到減緩癥狀的保健作用。
俗話說得好:“養樹需護根,養人需護腳”, 腳是人體的“第二心臟”,保護它要講究科學。用熱水泡腳,不但可以促進腳部血液循環,降低局部肌張力,而且對消除疲勞、改善睡眠大有裨益。中醫認為,足部是足三陰經、足三陽經的起止點,與全身所有臟腑經絡均有密切關系,用熱水泡腳,可以起到調整臟腑功能、增強體質的作用。對于健康人來說,一般用清水或用鹽水、醋水泡腳就可以了,不僅簡單而且還方便更主要的是不花錢。
我國有一句古話:“中藥洗腳,勝吃補藥。” 每天若泡腳15分鐘就能發揮保健作用,如把雙腳浸入到40攝氏度左右的熱水中,約15~20分鐘后頭痛會明顯緩解。這是因為雙腳血管擴張,血液從頭部流向腳部,可相對減少腦充血,從而緩解頭痛。對于感冒發熱病引起的頭痛,熱水泡腳還有助于退熱。如果在泡腳同時能不斷用手按摩涌泉穴及按壓大腳趾后方偏外側足背的太沖穴,還有助于降低血壓。并且,經常堅持中藥泡腳足療的應用范圍很廣,風濕病、脾胃病、失眠、頭痛、感冒等全身性疾病,截癱、腦外傷、中風、腰椎間盤突出癥、腎病、糖尿病等大病、重病后的康復治療等等都包括在內。因此,堅持科學的足療,尤其對于緩解現代城市人群易發的各種職業病,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