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赤腳行走還可以使五個腳趾保持一定間隔自由運動,而不是像穿上鞋襪那樣緊緊貼在一起。正是因為腳趾之間協調的動作,人的行走姿勢才健美、自然,所以赤腳行走鍛煉不僅有強身的功效,還能做到健美形體。
五、動趾健胃
醫學家近研究發現,經常活動腳趾可以健胃。經絡理論也認為,胃的經絡通過腳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間,胃經的原穴也在腳趾的關節部位,所以我們腳的二趾、三趾粗壯有彈性。另外,胃腸功能強的人,站立時腳趾抓地也很牢固。
因此,胃腸功能較弱的人,不妨經常鍛煉腳趾。每天抽出一點時間,練習用二趾和三趾夾東西,或在坐、臥時有意識地活動腳趾,持之以恒,胃腸功能就會逐漸增強。
六、捶腳健身
用一根捧捶輕輕捶擊腳心,每次50―100下,使之產生酸、麻、熱、脹的感覺,左右腳各做一遍。通過捶擊來刺激腳底神經末梢,促進血液循環,可以起到健身防病的效果。
七、晃腳解乏
像做仰臥起坐那樣,將我們的兩腳抬起懸空,然后搖晃兩腳,后像蹬自行車那樣有節奏地轉動,每次做5―6分鐘,這樣的方法可以促進我們全身的血液循環,消除我們的疲憊之感。
八、搓腳舒筋
脫掉自己的鞋子,找一個類似于網球大小的球狀物,然后將其頂在自己的腳心處,來回滾動一兩分鐘,這樣能夠幫助我們防止足弓抽筋或者過度疲勞。
九、暖腳防病
有句話是這么說的:“寒從足起。”所以我們應該注意腳部的保暖,冬天要尤其注意。因為我們的腳離心臟比較遠,所以血流的供應相對比較少。
而腳的表面與上呼吸道,尤其鼻粘膜有著密切的神經聯系,所以忽視腳腿的保暖,易傷風感冒。秋冬時節,耐寒力差的老年人一定要注意足部的保暖。
十、修腳去病
我們的趾甲只要略微與甲床脫離,就有可能會受到真菌的感染,解決的辦法就是勤剪趾甲,以免趾甲意外斷裂。
另外,腳趾甲由外向內彎曲生長并戳到肉里,通常是由于不當的剪趾甲行為造成的,所以剪趾甲不要留下一個尖,而且兩個邊角處不要剪得太短,否則趾甲就能穿破皮膚而向肉里生長。
結語:腳是我們身體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很多時候我們光顧著使用腳,卻不知道如何保養我們的腳,看了這篇文章,大家是不是對腳的保健方法有所了解了?在家沒事的時候就可以用這十個方法讓我們的腳好好放松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