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如何正確泡腳
洗腳有諺語道“熱水洗腳,如吃補藥”、“夜夜把腳洗,難得寒氣從腳起”、“春天洗腳,升陽固脫;夏天洗腳,暑濕可祛;秋天洗腳,肺潤腸濡;冬天洗腳,丹田溫灼”。
這是因為人的腳掌有無數神經末梢和密布的血管,有人的“第二心臟”之 稱。此外,腳掌又遠離心臟,先天就血液供應少,加之腳的皮下脂肪層又薄,保暖能力差,與上呼吸道尤其是鼻腔粘膜有密切的聯系,所以腳掌一旦受寒,人就易患感冒等多種疾病。
從經絡學的觀點看,人體五臟六腑在足部都有相當的穴位,雙足踝關節以下就有66個穴位,占全身穴位數的十分之一。
因此,如果經常用溫水洗腳或熱水泡腳,能刺激足部穴位增強血液運行,調理臟腑、平衡陰陽和通經活絡,從而起到調節內臟器官功能,促進全身血液循環,改善毛細管通暢和全身組織的營 養狀況,加強機體新陳代謝的作用,有益身體健康。所以,每天晚上睡覺前,用熱水泡腳,有利于放松身體、消除疲勞,有利人睡,還能防治感冒、腳氣、腳裂和 凍瘡。
洗腳用水的佳溫度一般宜保持在40~50度〔水溫宜先低后高),因為水溫在40~50度能使足部的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使大腦得以休息,有利入睡。
水量要浸沒雙足踝部,浸泡15~20分鐘為宜。洗泡之后,如能用雙手對涌泉、承山和足三里等穴位進行按摩,其健身防病效果會更明顯。
1糖尿病老人。因為患糖尿病易出現種種病變,末梢神經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溫度,而且這種神經病變非常隱蔽,往往已經出現病變,患者本人還不知道,所以神經病變患者試不出水溫,極易被燙傷,而且水溫髙,也易引發足部感染,加速糖尿病足部病情的惡化。因此,糖尿病老人若要泡腳,應由他人試好水溫,再把腳放進水里,水溫以37度為宜。
2心腦血管病老人。由于高水溫使神經受到刺激,毛細血管擴張,高溫加速血液流量,短時間內增加心臟、血管的負擔,有加重病情的危險。因此,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不適宜用過熱的水泡腳。
3有凍腳的老人。有凍腳的人,總想盡快用熱水泡腳,其實這樣做是不可取的。因為腳被凍,說明受到極冷風寒的侵襲,溫度低過身體的耐受程度,皮膚、肌肉處于僵硬狀態,此時如突然用熱水泡腳,會使溫度從冷到驟熱,皮膚、肌肉 經受不起幾十度的巨大溫差,從而加重凍腳的病情,嚴重的甚至會使肌肉與骨剝離。因此,凍腳時宜用手適度接搓,使腳發熱,而不能用熱水暖腳。
老人泡腳注意事項
第一、選對泡腳桶
所謂泡腳,就是要“泡”。“泡”在這里體現是,水要多,熱量要夠,時間要長。不能隨便拿一個盆放點水就行。正確的選擇是,買一個比較深的木桶,要能把小腿整個放進去的那種。為什么要選擇木桶呢?一是比較容易保溫,二是貼近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