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之所以能解除痙攣,放松肌肉,主要是通過按摩的鎮靜作用。
其次按摩又可以直接作用于痙攣的軟組織,使之放松,打破惡性循環,幫助肢體恢復正常功能。
松解粘連、滑利關節
急性損傷或慢性損傷的后期,損傷的軟組織常形成不同程度的粘連、纖維化或疤痕化。
關節部位置的骨折后期也常見到這樣的病理變化,使肢體關節功能活動障礙。
按摩治療一是通過直接作用于損傷部位,加強損傷組織的血液循環,促進損傷組織的修復。
二是通過被動運動手法,對關節因粘連而僵硬者,起到松解粘連,滑利關節的作用,對局部軟組織變性者
改善局部營養供應,促進新陳代謝,從而使變性的組織逐漸的到改善或恢復。
散寒除痹、調和氣血
《素問。痹論》篇"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
其風氣盛者為行痹,寒氣盛者為痛痹,濕氣盛者為著痹也。
痹在于骨則重,在于脈則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則屈不伸,在于肉則不仁,在于皮則寒"。按摩具有舒筋通絡,利關節,和血脈而除痹痛的作用。
臨床上對風寒濕所致的腰痛及關節痛,按摩結合其他治療方法往往能很快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