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雙足時有五個反射區是在按摩的開始或結束時,都必須加強的五個反射區:第一個反射區就是腹腔神經;第二個反射區是脾臟;第三個反射區是腎臟;第四個反射區是輸尿管;第五個反射區是膀胱。(足部反射區圖譜見17日5版。)
在進行足部按摩時,手法要靈活運用,按壓區位時,要進行適度持續性的刺激,有正常的壓痛感好,應以反射區內壓痛敏感部位為重點,當體內器官發生病變時,雙足相應的反射區會有針刺感。
有出血傾向或有血液病的患者,在進行足底按摩治療的時候,可能導致局部組織內出血。女性患者,在月經期間,不能刺激生殖腺反射區。進行足底按摩的時候應避開骨骼突起處及皮下組織較少的反射區,以免擠傷骨膜,造成不必要的損傷。
按摩后半小時內患者應飲用溫開水300~500毫升,這樣有利于氣血的運行,從而達到良好的按摩效果。長期接受足底按摩的患者,雙腳常出現痛覺遲鈍現象。用鹽水浸泡雙腳半小時,可使痛覺敏感度增強,可以提高治療效果。
足底按摩不當會不會傷胃
足底是很多內臟的反射區,正確的足底按摩可以有效祛病養生。但按摩不慎也可能傷胃哦。我們知道,足被譽為人體“第二心臟”,這是因為足底是很多內臟的反射區,所以足底按摩是不錯的祛病養生手段。然而中醫專家提醒,如果按摩足底方法不正確,會使胃會傷,導致胃出血。那么如何按摩足底可防胃受傷,并能達到改善睡眠和疲勞、促進血液循環等祛病養生功效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通過刺激人體雙足的反射區,產生神經反射作用,以此來調節人體內環境的平衡及各組織器官的生理功能。另外,足底按摩還能加速血液循環,促進內分泌功能,加強新陳代謝,增強心腦血管機能。后,通過足療還可以改善睡眠和疲勞,增強抵抗力以及預防和治療消化系統、循環系統、呼吸系統的各種疾病。
足底按摩雖好,卻也有不少講究,掌握不好很容易事倍功半,另外還會傷到胃。因此,足療前的準備工作就很重要。按摩前應先進行足浴,將足趾小腿浸泡入配置好的藥液中,水溫宜在50攝氏度,浸泡15分鐘左右。這樣能使足部皮膚盡量吸收藥液,以便增加療效,同時軟化足部皮膚。
除此之外,足底按摩時也應為其創造好的按摩條件。第一,選擇一個坐得舒適放松的體位,下肢自然伸直,此時經絡容易暢通,按摩減肥效果才更突出。第二,治療室要保持通風,按摩時空調或電扇不可直吹雙腳。第三,如果足部有破損,按摩時務必避開。第四,飯前半小時及餐后1小時內不宜做足底按摩。飯前按摩,可能抑制胃液分泌,對消化不利;飯后立即按摩,會造成胃腸的血容量減少,影響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