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足療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冬季人的體溫較低,足療可以改善足部血液循環,促進足部和全身血液流通;同時血液增加的同時還能改善心臟功能,降低心臟負荷,調節各內分泌腺體分泌各種激素,促進新陳代謝。
其次,足療可以提高人體抵抗力和免疫力。冬季足療增強人體新陳代謝,提高對外來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
第三,足療可以美容護腦,改善睡眠。經常足療可以調節經絡和氣血,使頭部血流加快,及時足量補充大腦所需氧氣和營養物質。常按腳上的睡眠反射區,還可對大腦皮層產生抑制,使人感到腦部舒適輕松,不只能加快入睡,還能使睡眠加深。
第四,足療能消除疲勞緩解壓力。冬季很容易使人感覺困頓疲勞,尤其是上班族,工作壓力很大,適當足療,可以在放松身體的同時緩解精神壓力。
足部共有六個基本反射區:分別為腹腔神經叢、脾臟、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這六個基本反射區無論在按摩的開始或結束時,都必須加強的。
一、應先浴足,后再整理放松足腿部。
二、全足按摩,應先從左腳開始,按摩3遍六個基本反射區,再按腳底、腳內側、腳外側、腳背。
在按摩時,關鍵點是要找準反射區和敏感點,這樣不需要用多大力量,被按摩處就會感到得氣感(酸麻漲的痛的感覺),才會有療效。
三、按摩的力度按摩力度的大小是取得療效的重要因素,力度過小則無效果。反之則無法忍受,所以要適度、均勻。
所謂適度,是指以按摩處有酸麻漲的痛感,即“得氣”為原則。而所謂均勻,是指按摩力量要漸漸滲入(有輕至重),緩緩抬起,并有一定的節奏,不可忽快忽慢,時輕時重。
四、按摩時間在進行按摩治療時,要根據患者的病種、癥情及其體質,掌握好按摩時間,一般對單一反射區的按摩時間為3~5分鐘,但對腎、輸尿管、膀胱反射區必須按摩到5~7分鐘,以加強泌尿功能,從而把體內的有毒物質排出體外。總體按摩時間應控制在30~55分鐘。
人體要穴大都定位于黃金點,其神經結構和肥大細胞相對集中,是人體控制系統中生理或病理信息在體表的輸出端及體表感應外界信息較易傳導部位。
據研究,在經絡的傳感過程中,肥大細胞釋放多種活性物質,與中藥微量物質相碰撞,能提高皮膚表層神經末梢的興奮性。
微量生物活性物質(中藥)在人體要穴中,受體內滲透負壓作用下,極為微量的物質可產生明顯的生理訊號放大,從而加強藥物的攻擊力。其滲透速率與藥物濃度、溶劑成分、芳香度以及皮膚干濕度、血液流速關。
足療手法
現在的足療已經被很多人認為是養生的方式了,并且在社會上已經形成了很多不同按摩養生方式的足療店,可以說走在很遠的路上沒看見足療店都會覺得很奇怪的事情。其實足療不需要醫療器材,自己也可以在家做。
足療手法一——拳頭敲擊法
每天晚上臨睡前用拳頭敲擊腳底,可以消除一天的疲勞通過敲擊給腳底以適當的刺激,促進了全身的血液循環,可使內臟功能得以增強,盡快恢復精力正確的敲擊法是以腳掌為中心,有節奏地向四周放射進行,以稍有疼痛感為度也可以盤腿坐在床上或椅子上,把腳放在另一側腿的膝蓋上,這樣比較容易敲擊每只腳分別敲100次左右。
足療手法二——拇指按壓法
拇指按壓足底,作用:疏松肌筋,行氣活血。部位:足底。操作:操作者以兩手拇指指腹置于足底,順次按壓足底。